配上MQ25,美国航母不进打击圈,是不是“航母杀手”都失效了?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各国反舰导弹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为代表的新一代反舰武器服役以来,航空母舰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毫无疑问,层出不穷的新型反舰导弹使美国坐立不安,毕竟在历次冲突对峙和局部战争中都是航空母舰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为了让航母免受打击,美国决定为舰载机增加航程,这样航母就可以躲避在反舰武器的射程之外进行攻击,这一计划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19年10月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最新型的无人加油机MQ-25黄貂鱼顺利进行了第二次飞行试验。黄貂鱼就是美国下一代舰载无人加油机,它可以从航母甲板上弹射起飞为F/A-18舰载战斗机和新一代F-35C舰载机进行空中加油。其实黄貂鱼更像是一个具备无人起降功能的飞行油箱,它的设计指标是携带6.8吨燃油在930km的范围内为4-6架舰载机进行空中加油,每架战机可以获得1吨以上的燃油。届时F-35C的作战半径和留空巡航时间都将得到大幅度延长。

MQ-25黄貂鱼的出现曾让不少美国媒体欢呼,再也没有反舰导弹可以威胁到航母了,凭借更大的打击范围甚至能攻击其他国家的航母战斗群。然而这只是美国媒体的一厢情愿,因为等不到MQ-25黄貂鱼服役,世界上主要国家就可以研制出更强力的反舰导弹,抵消这小小的距离优势。

通过增加舰载机作战半径使航空母舰免受反舰导弹打击的这种思路美国已经实践过了,和现在常说的伙伴加油类似。冷战期间,为了免受苏联反舰导弹的打击,美国海军用A-6攻击机改装成了KA-6D舰载加油机。KA-6D退役后,美国海军又为双座型F/A-18配备了伙伴加油吊舱,临时充当舰载加油机。

但反舰导弹的威胁依然存在,因为与万变不离其宗的航母相比,反舰导弹的作战方式太多了。尽管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可以扩大,而反舰导弹不但可以增加射程还可以通过优秀的平台增加打击范围。尤其是潜射反舰导弹、空射反舰导弹和最新型的反舰弹道导弹。

苏联时期的是奥斯卡级核潜艇和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就是优秀的反航母平台。奥斯卡级核潜艇对付航母的杀手锏就是24枚SS-N-19反舰导弹,射程最远可以达到600km左右,可以搭载重达750公斤的半穿甲高爆战斗部或者当量为500kt的核战斗部。由于静音性能十分优异完全可以埋伏在航母的航道上进行伏击。图22M打航母的杀手锏是Kh-22反舰导弹,射程600km,战斗部重达1吨(也可使用核弹头)。图22M的作战半径有2400公里,即使舰载机得到空中加油依然难以拦截。

(最强"航母杀手":反舰弹道导弹)
如今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使航母自身更加危险,甚至改变了攻防态势。反舰弹道导弹是一种特殊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5000km之间,一般都部署在内陆地区。对F35C这种舰载战斗机来说,虽然经过空中加油后可以飞2000km,但航空母舰还是在反舰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而且打击反舰弹道导弹的高机动发射车更是难上加难,在完备的防空体系面前隐形战机根本无法渗透。一旦反舰弹道导弹进入攻击末端,现有的舰载防空系统很难拦截。因此舰载机射程的提升对反舰弹道导弹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而且经过固体燃料的不断发展,有一些弹道导弹甚至可以挂载在飞机上,对航母也是致命的威胁。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一般由米格31这种远程截击机搭载。由于在发射时就获得了额外的初始高度和速度,所以射程也达到了2000km,未来将全面装备俄罗斯海军航空兵。米格31本身就有很强的突防能力,再搭配上空射弹道导弹,将会对航母造成更大的威胁。

总而言之,MQ-25黄貂鱼的服役更大的意义是验证舰载无人机的作战模式,之所以选中无人加油作为功能还是因为难度比较低。现在的反舰武器依然是航母杀手,而且随着技术进步,航母面临的威胁还将越来越大!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