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常年战乱却能造出战略运输机,专家:全世界仅四国具备能力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小康视野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负责苏联大型运输机设计的"安东诺夫"设计局被分配到乌克兰境内,虽然乌克兰的国力薄弱根本无力维持空军实力,但乌克兰在军火产品上依然保持着推陈出新,尤其是军继承了苏联的核心技术的军用运输机产品,近些年也推出了许多新型号运输机面向国际市场。

苏联解体前夕曾研发制造了安70战略运输机,用于替代苏联老式的安12运输机,这款运输机最大的特点是特立独行地采用了螺旋桨为动力的"涡轮涡桨发动机",这种设计虽然看着老土但技术上在当时却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据称安70运输机使用的D27涡桨发动机由同在乌克兰的伊夫琴科进步局设计,每台D27涡桨发动机输出动力高达13880马力!这也使得安70的最大载重重量可达47吨,这不但超过欧洲的A400M运输机,甚至比俄罗斯早期的伊尔76战略运输机的载重重量还要多出5吨!更让西方国家吃惊的是采用涡桨动力后安70表现出了极好的加速性能,在日常携带30吨重量货物下仅需600米跑道就可完成起飞,这种极好的起降能力是全世界其他运输机所具备不了的。

不过距离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30年,安70上遗传下来的部件技术均已落后,虽然在纸面参数上赢过了欧洲老对手A400M,但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安70运输机买单,因为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愿意装备苏联血统的飞机。

不甘失败的乌克兰启动了一款全新型号,在安70的基础上安装了西方国家的CFM56发动机,并代号安188亮相在2015年的巴黎航展上,很快不少嗅觉机敏的军火商就意识到了这架飞机的潜力,当前全世界仅有三个国家成功研发了战略运输机,美国的C-17运输机虽然性能是最出色的,但造价过分昂贵每架C17运输机造价都突破了3亿美元,很多国家根本负担不起。而中国的运20虽然性能优秀,但存在产量不足和发动机"心脏病"的毛病,暂时也没出口的可能,而俄制伊尔76MD跟安188相比,两者纸面参数水平相当但安188运输机的货舱空间比伊尔76大得多,尤其是货舱宽度和高度上安188宽高约4.3米,这一指标已经向更大的运20运输机看齐,倘若再在安188的技术上融入西方航电部件来解决苏俄飞机的老毛病,那么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潜力将是巨大的。

西方专家认为,上一代安70的制造成本仅7000万美元,价格比其他运输机产品便宜得多,安70同时具备最大载重47吨与8000千米的航程,在运载能力上也是首屈一指

于是在最近土耳其举办的欧亚航空展上,以安188为基础修改的安77运输机就亮相了,据称这次土耳其找上了乌克兰两国共同研发,土耳其早期曾有参与研发欧洲A400M运输机的经验,并具备出色的军用飞机航电技术,两国在研发上互相取长补短。近段时间来有报道指出阿联酋和印度等国都有引进安77运输机计划的打算,毕竟全球战略运输机市场缺口极大,很多国家对于安77这样具备性价比的型号充满兴趣。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