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瓦良格”号现身日本附近:全舰锈迹斑斑 可能最终“生锈而亡”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号

瓦良格号巡洋舰

近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巡洋舰现身日本附近海域,日本自卫队紧急派出舰艇和飞机监视、跟踪该舰。从日本自卫队公布的照片看,"瓦良格"号并非单枪匹马执行任务,随行的舰艇包括一艘无畏级反潜驱逐舰、一艘保障补给船,三艘舰艇组成一个编队,在穿越对马海峡后进入日本海航行。不过,这样一艘大国海军的舰队旗舰在日本自卫队的摄像机面前却显得老态龙钟,舰体多个部位锈迹斑斑,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得很不到位。

日本摄像机拍摄的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原名"红色乌克兰"号,是光荣级巡洋舰的三号舰,光荣级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数款巡洋舰之一,具备强悍的反舰能力,早在设计之初,光荣级就承担着摧毁美国海军航母等大型舰艇的任务。光荣级的研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冷战已经进入高潮,美苏两国在各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陆地上,苏联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海洋是美国的主场,凭借着数量众多的航母,美国在海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为了破解美国的海上优势,苏联除了打造自己的航母,还研制了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但基洛夫级排水量高达26000吨,存在建造周期长、造价高等特点,建造数量难以达到苏联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开始建造一款缩小版的基洛夫级,即光荣级。

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明斯克号航母

光荣级首舰"莫斯科"号于1979年下水,1982年完工,其服役时间与美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接近,二号舰"乌斯季诺夫元帅"号、"瓦良格"号分别于1986年、1990年完工。"瓦良格"号全长186米,宽21.5米,吃水7.6米,标准排水量9300吨,满载排水量11280吨。与基洛夫级不同,光荣级巡洋舰并未采用核动力,而是选择了全燃联合动力装置,最高航速32.5节,航速18节时的续航能力为7000海里。强大的反舰武器是苏联巡洋舰的特色,"瓦良格"号自然也不例外,该舰最主要的反舰武器是位于舰体两侧的8座双联装P-1000反舰导弹,这款导弹弹长11.7米,弹径0.88米,战斗部重量高达500千克,最大射程550千米,飞行速度高达1.7-2.5马赫,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并可根据作战需求选择使用3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即便放在今天,这款导弹依旧是俄罗斯手中的"航母杀手"。除了执行反舰作战任务,"瓦良格"号还是航母舰队的防空主力,舰上的防空火力主要包括8座SA-N-6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SA-N-4导弹发射装置、6座6管30毫米炮,三者构筑起完整的远中近三层次防空网络。

瓦良格号巡洋舰

然而,完工于苏联解体前夕的"瓦良格"号还没来得及融入强大的苏联红海军,就成了新生的俄罗斯海军的主力舰艇,几艘"瓦良格"号的姊妹舰由于缺乏资金而难以完工,最终被拆毁。在其他大国海军中,排水量过万吨的巡洋舰一旦服役便能成为明星舰艇,可谓是出道即巅峰,但对"瓦良格"号而言,出道便是低谷。苏联解体后,国内经济极度困难的俄罗斯在短时间内退役了数艘航母,最后只留下了一艘"库兹涅佐夫"号,且这根俄罗斯海军的航母独苗长期呆在港口,原本是航母带刀侍卫的"瓦良格"号几乎失去了与航母编队训练、作战的可能,只能独自挑起太平洋舰队的大梁。

绳子锁舱门

近年来,作为最靠近中国的俄罗斯舰队,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常常派遣舰艇与中国海军展开联合演习,作为旗舰,"瓦良格"号在中国的曝光率很高,并多次对中国民众开放参观。"瓦良格"号强大的武器装备自然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但该舰糟糕的保养状况同样值得关注,"瓦良格"号的导弹发射舱盖多处锈蚀严重,只是草草刷了层漆,舰上大量的钢板在涂漆后呈现凹凸不平甚至起泡的情况,更有甚者,一扇舱门竟然没有门锁,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绳索。这些现象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俄军对"瓦良格"号的保养很不上心,这既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毕竟"瓦良格"号已经服役了将近30年,舰体寿命消耗大半,改善舰体状况最好的办法是进行一次彻底的大修,但如今的俄罗斯不仅缺钱,也缺乏具备大修巡洋舰能力的船厂,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瓦良格"号糟糕的舰艇状况可能要持续到该舰退役。(利刃/冬阳)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