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伊尔76遭塔利班扣押,飞行员逆转反击,击毙守卫逃亡上千里

军迷圈官微
文|小康视野
一直以来,俄罗斯这个国家就以彪悍、强硬的形象给世人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记忆,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被称为当今世界头号政治强人。昔日强大的苏联在美国各种手段的瓦解下最终于上世纪90年代初崩溃,新生的俄罗斯随即也陷入了经济社会动荡、分裂势力猖獗、恐怖主义横行、民心士气萎靡的巨大国运困境中,内外交困之下,俄罗斯当局展现了惊人的政治领导力,斯拉夫人也向世人展现了一如二战击败德国纳粹时所具有的极其顽强的民族意志品质,恩威并济之下解决了内部矛盾,从而避免国家进一步被瓦解和分离,且在对外地缘政治博弈上,依然延续苏联的大国进攻性战略,不断维持着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人口1.9亿的苏联伤亡总数2300万人,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人民也是付出了非常惨烈的代价。
自苏联解体后,国际世界迎来了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但由于有俄罗斯和一些大国的存在,特别是俄罗斯国内政局逐渐稳固下来,国际社会从未真正成为过美国的"一言堂"。俄罗斯除了继承了苏联的军事遗产外,苏联人敢于亮剑的国家精神也在俄罗斯的身上得到了高度的体现和极大的发扬,俄罗斯总统普金自不必多言,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几乎可以从每一个俄罗斯成年男子身上找到这样的铁血性格和国家精神。何以公认为战斗民族,人的意志品质当放在首位。其实普金绝不是一个只知道一味蛮干的强人,而是一个充满政治智慧的成熟且伟大的政治家,其实俄罗斯军人除了英勇无畏、坚毅果决外同样能征善战、智勇双全。
在叙利亚战场打完子弹后拉响手雷殉国的俄军飞行员菲利波普
今天说一段俄罗斯运输机遭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扣押后,与敌方斗智斗勇最终夺机顺利千里大逃亡的事迹。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因为亲苏的阿富汗政权被敌对势力推翻,新的政权上台后开始亲美,苏联为了实现占据中亚这一地缘要地从而迂回包围欧洲并顺势完成南下印度洋的这两个战略目标,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入侵战争,虽然使得亲美政权改朝换代,并扶植了亲苏的傀儡政权,但是阿富汗国内的局势依然动荡,各路反政府武装在外界支持下和苏军及阿富汗当局形成了分占阿富汗城市和农村并且无法互相消灭的局面,随着苏联国内的局势不断变化和阿富汗反政府武装塔利班的日渐坐大,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撤退政策,最终苏军在入侵阿富汗十年后将11万多人的军队全部撤离。
苏军撤离阿富汗
但随着苏军的撤离,阿富汗国内又陷入了全面内战之中,各方军阀之间的混战打打停停一直到2001年美军介入阿富汗都未曾彻底打完。但在苏联离开后,由于有美国、沙特、巴基斯坦等国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武器的支持,塔利班武装在阿富汗国内不断壮大和扩张,由于塔利班和美国关系不一般,使得阿富汗的石油贸易运输不再需要通过里海经由俄罗斯之手。种种原因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再次介入到阿富汗的局势中去,俄罗斯便开始对塔利班的最大对手北方联盟进行物资和武器援助。而北方联盟曾经是抵抗苏联军队的游击队武装,时过境迁俄罗斯和曾经的敌人结盟。
苏联军入侵阿富汗也成了苏联军队最后一次大规模对外用兵
为了援助北方联盟又尽可能避嫌,俄罗斯军方通过注册地址在鞑靼斯坦共和国的民航公司做外衣,从阿尔巴尼亚进行装货和起航,以商业货运的方式作为掩护,向北方联盟提供各类武器和物资。俄罗斯执行援助使用的则是伊尔-76中型运输机。1995年8月3日,此前已经两次成功完成对北方联盟军事援助任务的编号RA-76842的伊尔-76机组这天再次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起飞。然而进入到阿富汗领空后没多久,塔利班飞行员古拉姆驾驶着从坎大哈机场缴获的米格-21战机迎了上来,最终在米格-21发射导弹和逼迫后,毫无还手能力和逃脱可能的伊尔-76只得迫降在塔利班控制区,随后七名机组成员和这架伊尔-76运输机都遭到了塔利班的扣留。而从该飞机上搜出的武器弹药和机组人员提供的口供也让塔利班和美国抓到了俄罗斯干涉阿富汗内政的证据。苏联情报部门是知道塔利班手上拥有缴获的米格战机的,但并不知道塔利班搜罗了一些前政权的空军人员和飞行员为己方效力,这也使得伊尔-76最终遭到塔利班的扣押。
编号RA-76842 伊尔-76运输机
其实此次遭到塔利班空军威逼而迫降的还有一架民航客机波音727,但经过塔利班武装的检查后很快就放行了,而俄罗斯运输机机组遭到塔利班的扣押,在阿富汗一待就是整整378天。在这漫长的一年多里,俄罗斯一直也没有放弃过对他们的营救决心,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曾十几次飞往坎大哈和塔利班交涉,甚至一度达成以直升机或是200万美金作为赎金换回7名机组人员的协议,但最后由于阿富汗局势突变,加之塔利班内部意见不一,便暂时将7人扣作人质。而该机机长弗拉基米尔·卡帕托夫意识到营救无望后,开始不断给所有同伴打气,并开始制定逃离计划,伺机逃回俄罗斯。而塔利班虽然将机组成员进行扣押,但是其却妄图将伊尔-76占为己有,但塔利班武装并没有任何技术人员懂得如何保养和维护这架庞然大物,于是不得不让这些机组成员定期登机对飞机进行维护和保养,但同时会安排持枪的武装人员严密限制他们的一举一动。不过随时准备逃离的俄罗斯机组成员在不断了解周边情况后认为完全有机会逃脱,终于在被扣押了一年多后,他们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米格-21作为第二代战机可以搭载近距红外空空导弹和各类火箭弹等武器
1996年8月6日,在武装押运下,机组人员登机对伊尔-76进行日常维护,而机长在发现机场的塔利班人员都聚在一处并向着另一个方向祷告后,果断采取了驾机逃离的行动,在飞机起飞前机长又成功骗过机场塔台人员,让其误以为是在通过高速滑行测试飞机轮胎是否修好,而为了不撞开跑道尽头的铁丝网冲进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布置的至今尚未排除的机场防御雷场,在飞机还未到达每小时280公里的起飞拉起速度时,以每小时240公里的速度强行将飞机拉起。由于机长知道塔利班飞行员宿舍离机场较远,从接到指令到启动米格-21需要15到20分钟,所以机长坚决的下达了逃离的命令,并在3名持枪看守彻底反应过来之前,众人已将其撂倒和控制,可见被拘押期间机长没少带着大家苦练擒拿格斗。
伊尔-76机组成员在阿富汗度过了一年多条件艰苦的囚徒生活
在成功躲过塔利班地面的防空炮火和高射机枪的"欢送"后,这架伊尔-76成功飞到了阿联酋,并经和俄罗斯驻阿联酋使馆取得了联络,后经阿联酋返回俄罗斯。1996年8月22日,为了对机组人员的英勇事迹进行表彰和庆祝,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亲自向机长帕卡托夫和副驾驶鲁哈林授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而其余五名机组成员也分别获得"勇气勋章",最后这次事迹还被俄罗斯拍成了电影《逃离坎大哈》,并于2010年上映。
电影《逃离坎大哈》值得一看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