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80年造132艘核动力舰艇!俄罗斯国宝船厂庆生,未来面临2大隐忧?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诤闻军事

12月21日,俄罗斯唯一的核潜艇制造企业——著名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迎来了成立80周年的日子。在80年的时间中,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既有在成立之初和苏联解体后的艰难时刻,也有上世纪七八十年的高峰时期。而该厂总经理米哈伊尔·布德尼琴科称船厂近几年发展良好,将迎来新的崛起。事实真的有这么乐观吗?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至今已经建造了132艘核动力舰船,占到苏联和俄罗斯整个核动力舰艇的一半以上。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的建设是这项建设是根据1936年5月31日苏联人民政委下属的劳动和国防委员会的决议启动的。这样一座巨型工厂选择地点时,有几个备选方案。当时斯大林在地图上指着一个候选位置问道:“这是哪里?”下属说:“修道院。”“那我们将在这里建造,老和尚们知道该在哪里建造舰艇。”

就这样,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在位于北德维纳河的尼科洛-科雷尔斯基修道院上开始修建。这座编号402的巨型工厂历史从1939年12月21日开始统计,因为当天船厂开始建造第一艘舰艇,而当天也是斯大林的生日。这艘舰艇就是著名的苏联级战列舰白俄罗斯号,设计长度269米,排水量为56000吨。如果该级别建造完成,那将是当时服役的战列舰中除日本海军大和级以外最大的战列舰。但是在二战爆发后,该舰的建造被终止。

战后,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是苏联海军北方修船的主要基地,从1955年开始建造核潜艇。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的42号车间生产了苏联的第一艘国产核潜艇,第一艘钛金属潜艇,第一艘使用反应堆液态金属冷却剂的核潜艇,和世界下潜深度最深的核潜艇。42号车间是俄罗斯唯一一个可以自始至终建造原子潜艇的车间。这里总共建造了19艘核动力船只。

而该厂的55号车间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建造核潜艇的室内单跨船库。在它的屋顶上可以放置六个足球场。这个车间出现在1974年,这要归功于一场军备竞赛。著名的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就是在这里建造的。这里建造了23艘第三代和第四代核潜艇。这也是员工人数最多的车间--有4000多人在里面工作。1970年,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在一年内,有6艘核动力潜艇被交付到舰队。这一时期堪称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的黄金时代。

总经理米哈伊尔·布德尼琴科称,在经历苏联解体后的困难时期后,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在重新崛起,正在建造新的北风之神—A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和亚森-M型攻击核潜艇。同时,该厂还正在进行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现代化改装,已经完成了船台工作,正准备在2020年进行海上测试。根据2019年运营结果,该厂预计净利润将达到33亿卢布(3.7亿人民币),超出计划13亿卢布。

另外该船厂在吸引人才上,在俄罗斯算是非常出色的。据总经理布德尼琴科介绍,目前厂子总共有员工29000人,平均工资73600卢布(相当于8200人民币)。工人们不但有一套完整的社会福利,企业还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该厂是俄罗斯造船企业中第一家为工人实施企业住房计划的企业,不但向员工出售低于当地市场价的新建房屋,而且还建造了大量公寓住宅。

毫无疑问,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但该厂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过分依赖国防订单。目前该厂订单基本依赖俄罗斯军方,这和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境遇类似,相比之下,我国大船集团、江南造船厂的企业,则是军品和民品均衡发展。美国可以依靠强大的国防经费来养着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但是俄罗斯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该厂经理也希望有50%的民品订单,但显然还不具备在更残酷的民用船只和海工产品竞争的实力。

第二大问题就是技术落后。尽管该厂提起80年的历史满满都是自豪,但辉煌的都是历史,从该厂公布的视频和资料上看,其技术相比上世纪80、90年代,没有明显的区别,仍然大量采用人工操作,机器人焊接等智能制造技术采用极少,更不要说数字化造船了,这距离我国江南造船厂等先进企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当然有人会说,俄罗斯的战略核潜艇中方还造不了,怎么能说俄方造船厂落后呢?但事实就是,老技术总有落后的一天。如果俄方不在先进智能制造上下功夫,未来只有被时代所淘汰。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