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发展快速,但有两个较大缺陷,需航空工业进一步发展

军迷圈官微
文|怪蜀黍老囧曾
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日正式入列,这开创了中国海军历史上第一个双航母时代。山东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有足够能力独立建造航空母舰,并已经解决了中型航空母舰的绝大部分技术问题。相关技术可以进一步运用在未来发展中,至少在船体建造上中国技术已经成熟。
002型航母山东舰
山东舰入列时间比较短,下水2年8个月就可以实现舰载机起降作业,虽然还没有形成战斗力但其试验进度比辽宁舰快得多。值得注意的是,航母的配备和隶属关系属于南部战区海军,而非辽宁舰由海军直接管理。这种隶属关系下,山东舰将很快与南部战区海军的所辖其他作战舰艇一道编组,形成更稳定的组织关系,而非向辽宁舰那样经常性临时编组。因此南部战区海军将可以固定形成航母作战体系,在组织效率上可能会更高。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航母操作与使用上也趋于成熟,虽然还不好说是不是世界一流,但很显然进步巨大。
山东舰舰徽
山东舰的作战性质比辽宁舰强很多,试验性质不那么强烈。因此山东舰入列可以进一步强化中国海军航母部队的实战能力,并且可以与辽宁舰配合,在大部分时间内维持1艘航母处于可用状态。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毕竟辽宁舰的正式定位仍然是科研训练用航母,试验性质比较明显。
山东舰试航照片
不过山东舰也不是毫无缺陷。首先,山东舰仍然基本模仿辽宁舰的设计布局,其以苏联1143.5型载机巡洋舰为原型,虽然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但船体性能上不能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可能要看003型航空母舰,也就是第二艘国产航母,其性能预计将有较大的跨越。
其次的问题在于舰载机。目前来看,歼-15的产能,以及飞行员训练已经步入正轨,所以第二支舰载战斗机联队可以组建起来。不过也应该认识到,歼-15舰载战斗机的性能只大致相当于空军歼-11B的技术水平,不仅落后于F-35C这样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同时也很可能落后于歼-16这样的四代半战斗机。在超视距空战、战场态势感知、数据共享等方面,歼-15可能性能是有限的。歼-15可以形成有效的过渡战斗力,特别是多用途作战能力,但是面对周边密集的隐身战斗机,歼-15的性能仍然不够。
山东舰起飞歼-15
还有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目前没有这一型号的任何信息,中国航空工业也没有研制这一级别轻型舰载运输机平台的经验,因此还难以提供有效的、可靠的航空平台。中国不缺乏机载预警系统,空警-500预警机早已批量装备,但缺乏舰载航空平台,所以很可能这一项目仍然要摸索多年,希望在采用弹射系统的003型航母上可以出现这类机型。
山东舰的出现是中国海军持续进步的表现,其意义很大。但是要说达到世界一流可能还勉为其难。中国在航母建造、运用上仍然是个后来者,还没有达到进入自由王国的水平上。这点我们也需要明白。
山东舰及其歼-15舰载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