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轰7退役倒计时,歼16产能仍旧不能满足换装,问题出在哪里?

军迷圈官微
文|123军情观察室
歼轰7战斗轰炸机迄今已经服役了2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款紧急时期的过渡机型,歼轰7当时的定位就是远程导弹携带机,通过携带4枚空舰导弹来达成对舰饱和式打击,按照当时单个航空团配机24架来计算,总的携带量为96枚。

不过,随着歼10战机和歼16战机的崛起,歼轰7的定位越来越尴尬,多用途能力差,只能作为战斗轰炸机来使用,限制了任务扩展。此外,歼轰7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弹射椅安装不理想,致使坠机时鲜有生还率。

所以,从这点来看,它的退役时间是越来越近,几乎可以说是倒计时了。而作为它的接替者,歼16战机在各方面都领先于它,尤其是多用途作战能力,更是成倍增长。不过,歼16眼下产能并不大,仍旧无法满足换装需求。

按照军迷的统计,歼16战机今年已经生产了5个批次,总量大概在150架上下。这样的数量是不够的,其它部队接收部分后,剩下的用于取代歼轰7,全面方面取代的话,歼16战机势必需要达到400架左右才有可能。

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歼16战机不但要取代歼轰7,还要取代过去的苏30战机和部分的苏27/歼11。歼10系列战机由于是中型战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战役层次的使用需求,远程突击还是需要歼16。

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出在哪里,应该还是发动机。目前,太行发动机的产能不但要满足歼10,歼15和歼16,还有部分的歼20战机。在如此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歼16战机的产能也就被限制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