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印度“阿琼”坦克“越吃越胖”,50多吨到68吨,机动化作战受影响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耗时30多年的“阿琼”主战坦克研发项目,可以说一直是印度政府和军方的一块心病。自1984年推出原型车以来,“阿琼”主战坦克的升级改进工作就从未停止,并且在设计方案上几易其稿,至今也无法定型。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由于在细节方面不断融入新元素,最新型“阿琼”MK2型坦克已经从最初的50多吨重量急速增加到了68吨。与此同时,“阿琼”主战坦克机动性差、安全隐患多等众多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于此,单价超过800万美元的“阿琼”主战坦克始终无法得到印度军方的青睐,其规模化服役的进程遥遥无期。

​尽管印度军队的装备一直以“万国造”而享誉全球,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印度人追求军工产业振兴的雄心壮志。除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国产航母、几乎胎死腹中的“光辉”战机之外,“阿琼”主战坦克可以说最接近成功,也承载了印度人无数的希望。以印度民间传说中摩诃婆罗多中的“阿琼那”命名坦克,足以看出印度政府对这款国产装备的高度重视。

​早在1972年,“阿琼”主战坦克就正式立项。为此,印度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与人力资源,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耗资5亿卢比后,“阿琼”主战坦克的样车才终于问世。不过,印度人期待中的测试定型并没有很快到来。由于技术不过关,各种故障和隐患接踵而至,印度人不得不花费近15年时间进行多次改进升级。仅仅是设计风格方面,“阿琼”主战坦克就经历了从英式风格到德式风格的转变。直到1996年,这款命运多舛的坦克才终于在阿瓦迪坦克兵工厂量产制造。

​根据印度政府的说法,“阿琼”的国产率高达90%,实际上,除了照搬英、德等国技术之外,它的众多核心零件都依赖进口,占比达到65%。与此同时,由于坦克设计方案不断变更,“阿琼”也如同大胖子一样“越吃越胖”。众多改装细节与新增元素,让最新款的“阿琼”MK2型坦克重达68吨,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机动化作战。由于印度军方2013年采购的“阿琼”坦克主要部署在西部沙漠地区,过于沉重的坦克根本无法用于实战。甚至,在印度其它地区,由于道路和桥梁的限制,“阿琼”坦克根本无法通过正常的陆上交通系统进行运输。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印度政府对于“阿琼”坦克的改进升级依然乐此不疲。据悉,包括激光预警控制系统(以色列研制)、MC6800微处理器(美国研制)、新型热成像仪(法国研制)、火炮控制组件(英国研制)等众多核心部件都将继续优化组合。这一系列升级动作,除了进一步降低“阿琼”的印度国产化水平之外,也让单车造价节节攀升。以2007年开始研制的“阿琼”MK2型坦克为例,其最初的造价为640万美元,而十多年后,目前它的单车造价已经高涨为800万美元。与其相比,俄制T-90S主战坦克的单车造价仅为250万美元,美制M1A2主战坦克造价也仅有440万美元。不得不说,“阿琼”这个世界最贵主战坦克的名号当之无愧。

​此外,由于“阿琼”坦克的零部件严重依赖海外进口,加上印度军队的日常保养仓储不善,目前零部件极度稀缺。据悉,印度陆军现役120多辆“阿琼”坦克中,超过75%不能正常使用。与此同时,即便在印度政府的压力之下,印度陆军被迫将继续采购“阿琼”坦克,但已明确表态将采购最终数量控制在4-5个坦克团的规模。相较于不堪一战却造价高昂的“阿琼”,很显然,印度陆军更加青睐于物美价廉的T-90。(舍娃)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