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战舰违反和平宪法,日本用了什么手段,让美国选择视而不见?

军迷圈官微
文|观察眼
日本海军虽然被称作“海上自卫队”,但实际上放眼全球,综合战力能与之媲美的海上力量少之又少,一个手恐怕都数的过来。而坊间一直也流传着一个矮化日本海自实力的说法,认为日本海自只不过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预备“反潜大队”。虽说日本海自更突出和强调反潜能力,但是其依然拥有一定的综合作战能力,不过美国确实是有意强化海自的反潜能力,毕竟东亚海域是潜艇密度最大的海域之一,美海军在这里又拥有强大的水面作战力量,唯一短板就是反潜作战能力欠缺。
偏重于反潜的直升机母舰
虽然美军极力将日本海自纳入自己的作战体系,为此向日本新造军舰输出宙斯盾系统,甚至愿意为日本正在改装的直升机航母提供F-35B舰载机,不过日本似乎并不想完全被美国人把持,海自依然在建造非宙斯盾系统的国产新舰,比如朝日级、秋月级驱逐舰。看来,日本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摆脱美国的束缚,变成所谓的正常化国家。
不过日本海自虽然侧重于防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欧美先进技术装备的加持下,它同样也有不俗的进攻能力。自二战结束以来,由于日本是二战的侵略者也是战败者,在军备的发展和建设上一直极大的受到《和平宪法》的掣肘,但作为美国的小弟,日本也常常给予美军一些帮助,在现实利益面前美国哪里管什么《和平宪法》,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自卫队增强实力大开方便之门。最近美国军火商将F-35B出售给日本就是再明显不过的力证,日本拥有了这些F-35B之后,原本的那些直升机母舰瞬间就成了能够搭载空优战机的轻型航母,难道航母还算是防御性的武器么?其实,海军本身就是一种以进攻为主的军种,如果想要对外扩张必定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日本防卫省今年8月对外确认将购买42架F-35B
日本一直以来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危机意识,由于当年犯下了滔天罪行,当年受害国的强势崛起,让日本十分忌惮,除了明的暗的发展进攻性武力,在战争准备上的方方面面也都下足了功夫。其中就包括退役海自服役年限不长的各类舰艇并将其封存,以此逃避《和平宪法》所规定的海军战舰吨位上限。说白了其真实意图就是用以备战,打造隐形的强大武力,一旦战争来临就可以迅速获得十分可观的战力,这使日本海自在战争来临时可以将现有海上力量的规模迅速扩大。
美国海军封存的退役航母,对军舰进行封存各个大国都会
日本海自的舰艇平均舰龄是最低的,很多军舰服役不过20多年就被强制退役和封存,封存后立即赶造技术更先进的新舰艇。要知道海军的建设历来就是最为烧钱的,很多中小国家的海军舰艇一用就是四五十年甚至半个世纪开外,有的国家至今还在使用一些二战前后的舰艇,日本这种反常的行为很明显别有所图。日本的这种操作虽然没有违反《和平宪法》的规定,但是其潜在的海军战力难以洞察。
日本近几年退役封存的主战水面舰艇有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DDH141、DDH142两艘、村雨级驱逐舰DD107、DD108、DD109三艘、初雪级驱逐舰DD122、DD123、DD124、DD125、DD126、DD127六艘。此外还有一些较早退役并封存的20多艘各类驱逐舰,虽然性能已经相对老化和落后,但是经过一定的改装后还是能够执行任务的。这么多战舰的吨位早就超出了《和平宪法》规定的上限,美国为何视而不见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新造战舰上有很多美国生产的器官,它是间接的受益者,因此才纵容海自扩充舰队。
而日本海自的潜艇与水面舰艇大相径庭,一些研制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春潮级潜艇在退役后都遭到了拆解。这个跟日本海自的实际情况和作战思路有很大关系,首先日本没有战略核武器,也没有核潜艇,常规潜艇存在的价值本身就不大,毕竟日本周边分布大量核潜艇,常规潜艇都来不及发挥出什么作用,战争可能都已经结束了,与其花巨大的成本封存和维护这些潜艇,不如将其直接拆解,转而将精力都放在水面舰艇的留存和保养上。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