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媒痛批:苏-57毫无战斗力!俄罗斯:正准备大规模交付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苏俄航空工业在冷战时期是相当辉煌的存在,其能力强得足以和美国航空工业并驾齐驱。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苏-27以及米格-29系列战斗机毫无疑问代表着其最高水平,迄今为止,这些战机的改进型以及衍生型号依然在保卫着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的领空。不过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失去了财政支援的俄罗斯国防单位几乎清一色处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状态。此时美军已经发展出了F-22"猛禽"隐身战斗机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空中载具,而俄罗斯的五代机还没影子。

2011年,当时还被称为T-50的苏-57战斗机原型机终于实现了首飞,随后俄国人又放缓了研发进度,原本印度是参与了这款战斗机的研发计划的,然而俄罗斯过于缓慢的研发进程加上他们迟迟不愿意为印度研发双座型号,直接导致印度违约撤资。后来历经了苏-57进入叙利亚进行实战测试等事件之后(期间从俄罗斯媒体到俄罗斯高官多次宣称这款战机即将服役),苏-57终于快要迎来服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总经理切梅佐夫的言论称,他们将会从2020年开始向俄罗斯空天军大规模地交付苏-57战斗机(其实说"大规模交付"只不过是个俄罗斯式的惯用形容手段而已,此前普京就已经宣称他们会在2027年之前采购76架苏57,这个规模根本谈不上什么所谓的大规模交付)。按照俄国人的说法,苏-57是符合五代战斗机4S标准的强大空中载具,其具有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性以及高级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不过目前我们可以确定的可能只有超机动性以及超音速巡航能力了,前者是苏-57战斗机经典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造就的(该布局自从苏27时代一直沿用至今,因此苏57也被戏称为"拍扁了的苏27"),后者是大推力"产品30"发动机造就的。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典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也给这款战机的隐身性带来了毁灭性打击。虽然这种进气道(小弯加上吸波导流体加上内壁隐身材料处理)对于波长2厘米到2米的宽频带雷达波效果也不错,而且苏57应用了L波段襟翼雷达(目前隐身战机主要是针对X波段进行隐身,在L波段面前其探测效果会大打折扣),但相比于经典的大S弯进气道设计依然是不小的减分项。

这一点从美国人拿出的分析报告中也能看出来,在RCS指标上(即雷达反射面积),F-22是0.01到0.03平方米左右,苏-57一下子暴涨到了0.4平方米的水平,十几倍于前者。也难怪美国著名的军事刊物《国家利益》表示苏-57"毫无战斗力",其根本没有做好与高科技对手进行全方位作战的能力,其中就包括F-22与F-35系列。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不久之前苏57战斗机的第1架量产机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附近坠毁。

不过俄国人却不这么想,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亲自表示凭借着苏57战斗机的作战特性以及武器装备,它会是世界上最好的飞机!"没有其它飞机能够像苏57一样飞行"。话说回来,俄罗斯设计苏57的思维本就与美国人的F22不同,其目的是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败入侵的隐身战机(依托地面防空体系),因此才一定程度牺牲了机体腹部的隐身性能,但是突出了反隐身能力,如果把美制标准粗暴地套在俄罗斯身上,那是相当不公平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