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了苏-27之后,我国打造三大空战王牌,共600架三代机傲视群雄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观察眼
有人说幻影-2000是飞机中的美人,但笔者觉得苏-27才是战斗机领域的颜值担当。因此,很庆幸当初我们没有购买法国的幻影-2000,还挡住了米格-29的忽悠,最后买到了漂亮又能打的苏-27战斗机,并以此发展出歼-11、歼-15、歼-16这三大空战王牌。尤其是在601所的帮助下,沈飞集团逐步完成苏-27系列的国产化和创新工作,配备国产的相控阵雷达、霹雳空空导弹和火控系统,拥有不输任何三代机的空中作战能力。
从1992年2架二手的苏-27UB进入我国战斗序列开始,到2011年10月歼-16首飞成功,再到2012年9月歼-15完成起飞和着舰实验,苏-27的国产化历时20年,这款原本以空战为主的作战飞机开枝散叶,成为我国空中作战的主力军,与俄罗斯魔改苏-27的努力相比丝毫不落下风,尤其是在国产太行发动机的成熟之后,让中国版苏-27家族进入高速量产的快车道。根据杂志《兵工科技》在2019年刊登的文章可知,整个苏-27家族的产品,在我军当中达到了600架的规模,超过了俄罗斯的装备数量,即是说我们已经是这个系列的最大使用国。
兵工科技的文章认为,算上原装进口的苏-27、苏-30MKK、苏-30MK2、苏-35和国内组装的歼-11,以及我们升级量产的歼-11B/BS、歼-15、歼-16等等,总共约有600多架的规模,不仅超过了俄罗斯,更是独步东亚的空中作战力量。笔者认为,这其中数歼-15的意义最大,601所在乌克兰库存的苏-33原型机基础上,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歼-15的开发工作,这本身就是个奇迹。歼-15的三翼面布局需要复杂的飞控系统、甲板起降环境需要更强劲的动力和特殊材料,这都是我们自己在短时间内解决的,由此可见我们在航空领域的科研能力实属一流。
一般人很难理解歼-15的研发难度,且过分抬高乌克兰提供的苏-33原型机,殊不知,苏联已经解体30年了,它的一款老旧原型机能有多少价值呢?连苏-33都已经全面落后了,原型机能帮助我们的真心不多。歼-15的航电设备、机身材料和武器系统,是我国几十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多名试飞员献出生命换来的成果,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集大成者,理应受到尊重。
山东号
如今,国产航母山东号已经下水,歼-15的最新型号或许已经在量产正当中,两者搭配将是一支谁都不敢小看的海上作战力量。而600架苏-27系列加上同样大批量生产的歼-10、歼-20,我们的空中力量足以排到老二的位置了,请注意,这一切蜕变都是在短短20几年里完成的,请为航空工业点赞。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