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苏57战机坠毁与发动机无关?俄军发布公开声明

军迷圈官微
文|兵器世界
12月24日,俄罗斯的确有一架苏-57战机在共青城飞机厂附近坠毁,各大媒体平台都对此事做出了报道。据了解,事发时,这架苏-57战机正在测试新型发动机和机载控制系统,战机起飞40分钟后失去控制,飞行员采取紧急措施无效后选择弹射跳伞,而这架苏-57战机则在距离机场111公里处坠毁。飞行员随后被赶来的米-8直升机运送至医院救治,值得一提的是,这起坠机事故并未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和其他重大损失。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坠机的苏-57战机是俄罗斯第一架量产型五代机,出事前尚不属于俄罗斯军方所有,而是归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所有,不过,此次事件给俄罗斯军工业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别的不说,这架坠机原本计划于本月27日交付俄军,而这起事故直接导致俄罗斯军方对苏-57的信任感产生微妙变化,俄罗斯军事专家德米特里·德罗兹坚科认为,这起事件必然会延迟苏57战机交付部队的进程,俄罗斯空天军订购的76架苏-57何时能够到位也会产生变数。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外买家会不会因此不再相信苏57?它的外贸前途着实堪忧。
那么,这架苏-57为什么会坠毁呢?之前有人认为是它的新型发动机出现了问题,毕竟飞控系统通常有备用系统,全都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俄罗斯方面刚刚给出公开消息,他们认为,这起坠机事故最直接的原因是飞控系统故障,尤其是尾翼出现了问题。更详细的原因还有待考察。无论事实如何,这起事件着实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俄罗斯一向以军工实力强悍闻名于世,为什么也会像印度一样发生坠机事故呢?尤其是还没有全面量产的苏57出事简直是贻笑大方。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俄罗斯武器装备有一个通病,即综合性能优异,却设计粗糙,精密不足。人家的核心技术绝对硬核,但却不注意细节。俄罗斯的轰炸机、运输机无论从有效载重、载弹量,还是航程方面来讲,都足以让国际同行羡慕不已,但是,它们的航电设备却比较落后,人家一两个按钮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俄军偏偏弄一大堆操作按钮。苏57战机也一样,最初被称为T50的时候,其实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直至F35、歼20服役,苏57仍然在不断测试,人们惊呼苏57外形漂亮的同时,殊不知其隐身能力很差,且整个机身布满铆钉。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俄军能够对尾翼和飞控系统进行精细化处理。
第二,俄罗斯老本吃得太多,在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欠账太多。普京总统虽然雄心依旧,但不得不承认,今日之俄罗斯确实不复当年,很多先进的武器研发项目都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滞,前段时间还传出俄军从阿里巴巴上购买3D打印零部件来让老旧机型再次上天的事情。说难听点,俄罗斯现在就是在挤牙膏,大家试想一下,靠挤牙膏来推进武器研发很难保证不出问题。
第三,此次坠毁的苏57战机仍然是一架验证机,虽然它不久就应该会交付俄军,但是,只要没交付就说明还需要验证。说实话,验证期间发生事故并不丢人,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固然是美军战机,也发生过不少安全事故,F22、F35战机都不例外。从这一点讲,我们没有必要否定苏57战机,从目前的国际大环境来看,苏57服役后仍然是全球仅有的几款五代机之一,这一点谁也无法否定。
话虽如此,俄罗斯方面应该正视自己的问题,如果真是飞控系统出现问题,那就赶紧去纠正,如果尾翼有问题,那就更换合格的产品。验证机坠毁虽然不丢人,但也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出事。毕竟2011年和2014年,苏57战机已经发生两次发动机喷火事件,总是这样尴尬也不太正常哦。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