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完成一箭九星:其中一颗重65公斤 赠给了埃塞俄比亚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军事
利刃/纵横论
航空航天技术是人类目前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之一,能够将自己的卫星发射上天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更别提掌握完善的航天科技。可以如此认为,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航天产品几乎只有世界大国才能用得起,一般的中小国家绝无拥有自己卫星的可能,就更别提那些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好朋友,中国的慷慨帮助,使得一个非洲大国也拥有了自己的卫星。
据观察者网消息报道,12月20日11时2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将九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在这九颗卫星中,有一颗微型卫星是中国送给埃塞尔比亚的礼物。这颗卫星的重量约65公斤,设计寿命两年,在太空工作之后,可以获取地面农林水利以及防灾减灾用的遥感气候数据。
对于埃塞尔比亚来说,虽然仅仅是帮助他们把一颗小小的卫星送上了天空,但是这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次上天的卫星,是埃塞俄比亚第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由于无力自己制造火箭,因此唯有借助别国的帮助才可能把卫星送上太空,中国的援助为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考虑到埃塞俄比亚的状况,中国这次的援助对他们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件重大的事。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的东北部,整个国家的经济极度依赖于农牧业,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正因如此不可能拥有自己的航天科技产业。
(埃塞俄比亚卫星图像)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过度依赖农牧业,天气的影响因素对于这个国家的总体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虽然位于热带,但是其各地温度不均。每年6~9月为雨季,10~1月则为旱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的降雨不均,容易出现局部的严重旱情。值得注意的是,畜牧业占据埃塞俄比亚全国GDP的20%,几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
而埃塞尔比亚畜牧业以家庭放牧为主,缺乏成规模的统一组织。因此,其抗灾能力较弱,一旦出现严重的环境灾害,其全国经济都大受影响。通过中国的协助发射气象卫星之后,能够为埃塞俄比亚提供其继续的天气气候预警,对于减灾预灾有重要的意义。他们从此可以根据卫星提供的信息,及时对本国畜牧业进行调整,减小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那么,援助埃塞俄比亚是否值得呢?这里就必须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埃塞俄比亚的外交态度是支持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主流,认同世界多极化,反对单边霸权主义。此外,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减排,对地球环保做出表率。可以说,埃塞俄比亚的外交态度也是我们所提倡的,从国际观点来看,它是我们的好伙伴。为自己的伙伴提供一个小小的帮助,应该是值得的,对我们而言只是在火箭上增加了65公斤的重量,但对这个落后的国家而言,则是增添了一份希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