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等了25年,中国北斗终于完成历史性一步,总师宣布重大决定

军迷圈官微
文|诸葛小彻
图为北斗卫星系统广泛应用于生活
近日,据媒体报道,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最后两颗卫星成功发射,可以说中国航天工程师们为这一天等了足足25年,中国北斗也终于完成将中原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的历史性一步,随后北斗总师大方宣布了未来北斗系统发展方向的重大决定,这一重磅消息也意味着中国在导航卫星领域从此不必再看西方的脸色。
图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携带两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
据悉,此次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第52和53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从而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全球系统核心星座全部部署完成,在卫星成功发射后,北斗导航系统的设计总师公开宣布,接下来北斗系统将发展为国家综合PNT体系,形成兼具导航、定位、授时功能的一体化网络,并将于2020年发射北斗三号系统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届时将构成全方位无缝衔接的体系,不仅可以打破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垄断地位,还将为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图为GPS卫星
GPS是由美国研制并于1994年建成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自问世以来,凭借其精度高、方便灵活、覆盖广泛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用户,此后美军公开的精度较低但使用免费的民用GPS信号也迅速占领了市场,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车辆导航还是战场上的导弹发射,几乎各方各面都离不开GPS的帮助,也因此美军可以随心所欲地关闭部分地区的民用GPS信号,令这些地区叫苦不迭。
为了打破GPS的垄断,欧盟与俄罗斯方面相继推出了民用“伽利略”系统及“格洛纳斯”系统,但这两大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准度与GPS相差甚远,甚至多次出现故障,无法获得大量用户,于是中国也为突破GPS的束缚做出了巨大努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便应运而生。
图为北斗卫星
近年来,随着53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体系构建速度不断加快,很多有需求的国家也将目光聚焦在东方的北斗系统市场,不再过分依赖于GPS,美国的定位导航系统市场增加了北斗这一强劲的竞争对手,在令美国方面眼红的同时,也失去了美国对他国产生制约效果的重要利器,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丧失优势。
如今,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预报等诸多领域,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将被推广到全球范围,与互联网、大数据领域等进行深入融合,为全球服务创造更优异的性能。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