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马岛战争中的空战,鹞式战斗机靠什么打得阿根廷空军狼狈不堪?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机图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突然夺占马尔维纳斯群岛,随后英国方面迅速做出反应、并派出以海军舰队为主体的作战集群向南大西洋开进,在人类战争史上意义深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就此爆发。这场规模很有限的军事冲突以近在家门的阿根廷最终落败、而远隔大洋的英国全面胜利而告终,不过后世谈及这场战争时往往更注重其对现代化局部战争的开创性意义。由于这场战争堪称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海空局部冲突的战场条件极为特殊,结果导致在战争期间出现了英国海军的“海鹞”战斗机在对抗阿根廷空军战机时完全占据优势、甚至阿根廷方面都没有在空战中击落任何英军战机的局面,这难免令人心生疑虑:“海鹞”究竟有着什么看家本领能打得阿根廷空军如此狼狈?

图注:旋转喷嘴是其VTOL功能的关键设计元素

事实上,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空军面临的根本不仅仅是“海鹞”战斗机,而是一套完整的舰队防空系统。从马岛战争期间英军出动的海上作战力量阵容来看,其代号“317任务部队(Task Force 317)”的海上作战集群被编为317.8、317.1、310.9三个分集群、分别负责海上作战、两栖登陆和潜艇三个方面,另有多达43艘民间商船为该舰队提供补给和运输支持。在TF317编入的作战力量中,除“无敌”号和“竞技神”号两艘轻型航母上部署的“海鹞”FRS.MK 1战斗机负责舰队防空外,还有42型(“谢菲尔德”级)驱逐舰、82型驱逐舰(“布里斯托尔”级)驱逐舰、22型(“大刀”级)护卫舰、21型(“女将”级)护卫舰和12M型(“利安德”级)护卫舰等大中型水面战舰。这些水面战舰均具有一定的海上防空作战能力,且火力与“海鹞”共同组成体系化的舰队防空力量,这是马岛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空中态势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图注:42型驱逐舰即谢菲尔德级驱逐舰

从任务分配来看,英军舰队中的82型和42型驱逐舰具有远程警戒雷达和“海标枪”中程防空导弹,既可作为雷达哨舰又能够担负舰队防空任务;22型护卫舰仅有点防空能力但雷达系统完善、配用的“海狼”近程舰空导弹足以应对临空威胁;21型护卫舰和12M型护卫舰虽然防空能力很弱但基本只在舰队防空圈内活动。这种较强的舰队防空火力配置,配合“海鹞”战斗机的提供的防空能力,能形成舰机有效协同、互相提供掩护和空情交换的局面,因此阿根廷空军战机表面上面对的是“海鹞”,实则是在与一整套海上舰队防空系统对抗,或者说其实是“一个打一群”,这种态势之下阿根廷空军战机明显处于弱势,遭到“海鹞”一边倒的“刷战绩”也是在所难免。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