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俄酒桌上谈下的生意,单价5千万的战机,直接缩减1500万美元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在今年3月初,俄方空军接收了最后一批苏27SM3战斗机,自此俄军对外表示,苏27战机正式结束生产。苏27是苏联解体之前研制的最顶级的战斗机之一,其性能在当时的三代机里面十分突出。这款战机在1969年左右开始进行研制,在1977年进行首飞,1985年投入服役。据了解,当时苏军想要生产出一款可以和美军的F15战机进行比较的飞机,于是才开始了苏27的研发。这款苏27的机身使用的是全金属材料,应用了翼身融合的技术,具有优秀的气动能力。苏27战机机身的长度大约为21.9m,高度将近6m,使用了两台涡扇型发动机,最大的时速可以达到2.35马赫。另外,这款军用飞机的作战半径为1500公里,其满载时候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9000kg。由于这款苏27是用来对抗美军的F15的,所以它的续航性能较以往的战机有很大的提升。和米格29相似,这款苏27装配的也是30mm的A017机炮。据了解,它最大的载弹重量可以达到8吨。虽然它只是一款不带隐身功能的三代战机,但这款战机的整体能力是要比普通的三代机强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款苏27不仅在苏空军部队中装备,而且还收到其他国家的青睐,比如我国就曾采购过这款战机。

在89年5月,苏联领导人提议和我国恢复武器的贸易来往,随后第二年,我国出访苏联,看到了苏27等战机,于是计划要采购这款战机。经过了长时间的谈判讨论之后,两国签署了相关的协议,预计先采购24架苏27战机。虽然苏联在91年解体了,但幸好俄国的第一任总统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在92年6月交付了第一批苏27。然而这对于中方来说并不是最终目的,中方后来向俄国提出引进苏27的生产线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由于当时俄国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经过长时间的割据之后,俄国终于同意了中方的要求,采购了第二批苏27战机。

虽然我国最终得到苏27以及其生产线,但是在期间却出现了不少的难题。首先是战机采购费用,据悉,苏联虽然同意了让我国采购苏27,但是其给出的单价为5千万,这个价格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因为知道俄国人特别会喝酒,所以中方就让当时代表团里酒量好的人和苏联的军官喝酒,最终谈判的专家把其价格降低到3500万美元。其次在首批苏27战机交付的时候,又出现了蒙古"刻意"刁难之事。

据悉,在92年8月,俄国准备将首批的12架苏27飞机运往中方。按照计划,这批战机会从俄国的吉达机场起飞,途径蒙古,最终到达安徽芜湖。谁知俄国的飞机出发不久,就又飞了回来,了解之后才发现是因为蒙古国拒绝其过境,给出的理由是没有提前递交过境的请求。其实按照以往的惯例,苏联和蒙古贸易来往密切,大多时候苏联军用飞机过境的时候是不需要通报的。但谁知道随着苏联的解体,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蒙古国突然在这次提出要提前告知,实在是有点刁难的意思。对此,有人分析,蒙古国是受到美国的支持,才敢这么做的。因此最终俄国不得不向蒙古交了20多万"过路费",这批苏27才得以过境。而在运送休息的途中,,由于第二天就要开往芜湖,所以中方在给俄国的飞行员们提供晚餐的时候就没有提供酒水,但对于嗜酒的俄国人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事情。于是这帮飞行员们还是大喝起来,并且连连向中方保证不会出问题。幸好最后这些战机最终顺利到达了芜湖。

在90年代,花费如此大精力去采购苏27,总花费将近100亿,实在算的上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了。但中方还是坚持要采购,因为它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具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新中国时期,我国的军工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要是靠自身力量去慢慢研制,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因此从外界直接采购是相对比较划算的方法了。在接连引进了大批的苏27之后,我国空军就具备了一定的作战规模。另外,苏27的引进对我军的工业研发以及军用飞机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通过对苏27的生产线和相关技术的研究,促进了我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发,为我国后来的航空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牧夷嘉树)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