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公然山寨美国武器,俄罗斯版本比正版更便宜,四种方案客户任选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武观察

美国目前装备的航空炸弹主要有两种:一种叫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一种叫联合防区外弹药(JSOW)。两者都属于“发射后不管”的空对地滑翔式炸弹。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后者的施放距离要远远超过前者。

这两款弹药的设计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肯定,购买者不计其数。不过作为独辟蹊径的俄罗斯,他们竟然明目张胆地抄起来,不仅如此还颇为高调地告诉大家:盗版的比正版的更便宜。

一、俄制JDAM

俄罗斯的玄武岩设计局将俄军现役的无制导炸弹升级,添加了滑翔与校正能力。其中100到500公斤级别的炸弹,安装了一款通用飞行校正模组、含“惯性—卫星”制导装置与滑翔控制面。

这样的升级套件将炸弹的投放距离和射程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级。目前有4种不同等级的升级方案:在第一个方案中,炸弹没有制导系统,仅具备空气动力稳定装置和校正功能。虽然射程只有8公里,但相较于改装前射程只有4公里的数据来说,飞机的作战环境安全多了;

第二个方案中,增加了惯性制导装置,使得导弹在精度与第一方案相同的情况下,射程增加至15公里;

第三个方案采用惯性—卫星联合制导,最大射程增加到了60公里,误差小于10米,杀伤半径最大可达190米;

第四个方案等于在第三方案上面加装了增程装置,射程达到了100公里。

其中第三方案已经类似于美国的JDAM炸弹了,第四方案相当于JDAM的增程版(射程达到90公里)。

俄制炸弹不仅性能与美国的武器相似,甚至价格都成为了比较的标杆。俄罗斯的设计师说:美国的炸弹如果升级的话需要返回工厂,而我们的产品直接在基地就能由地勤人员完成,因此价格要低上很多。

除了俄罗斯之外,连白俄罗斯也加入了“盗版”的大军。他们推出了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Module—A”的滑翔与制导模组,用于500公斤以下的自由落体炸弹。

“Module—A”的射程也增加到了60公里,精度在3到20米之间,并且目标在投放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

二、俄罗斯版的JSOW

俄罗斯将PBK—500自由落体式的集束炸弹装上了翼面和控制系统,以及惯性—卫星制导系统,因此成为另一种廉价的空对地炸弹,名称升级为PBK—500U。

PBK—500U也可以根据用途分成多个型号,比如针对轻装甲和软目标杀伤的、针对人员的、反跑道的、反装甲的……在1万米高空投放时的射程可以达到50公里,在10公里内投放时可不依靠卫星校正,精度在10米之内。

导弹的改良项目是在90年代末提出来的,由于当时缺乏相关经费,一直拖到了2008年才开始进行试验,并于2010年服役。苏34战机一次可以挂载8枚。

PBK—500U—SPBE是全系列最初的版本,投放高度在100到14000米之间,这是一款自导式反装甲集束炸弹。它可以应用在“龙卷风”多管火箭炮。

SPBE—D是发展的改进款,投出后先以降落伞的方式减速,然后张开翼面让弹体旋转以每秒6到9次的频率扫描战场。一旦发现目标,经过电脑计算爆炸方向后将1公斤重的铜质战斗部以每秒2000米的速度发射。在30度入角的情况下,能够贯穿70毫米装甲。

目前最新一代为SPBE—K,其制导装置除了双波段红外线,还有无线电探测,因此不但能够打击有热辐射的目标,也能打击“冷目标”。SPBE—K未来还可能升级安装敌我识别系统,可以应用于混战的坦克战场。

三、美俄之间的对比

如果说俄国版与美国的产品相比有什么明显的劣势,那就是外型。俄国无制导炸弹不像美国MK系列炸弹那样有尖而细的低阻力外型,不利于外挂搭载。可偏偏俄国人设计的这些炸弹除了五代机以外都可以进行外挂。

美国的JSOW采用了隐身的外型设计,俄罗斯人的只是一款升了级的普通炸弹,相对容易被反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欧美国家并没有俄罗斯那样具备品种齐全的近程防空火力,比如通古斯塔、铠甲S系列等。因此就炸弹本身而言,JSOW的突防能力相对较好。但事情还值得讨论。

要知道,“廉价”这个词在防御精确制导炸弹时是相当重要的指标,许多短程防空导弹当然也可以拦截炸弹,但成本非常不划算。

俄制“铠甲S”是弹炮合一的短程防空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未来战场上会有很多的廉价炸弹,对付前者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廉价的防空武器。“铠甲S”也装备了光电系统,也可以对隐身目标进行射击。

要是说到可以携带的弹药量,打击目标时需要的高度与速度以及精准度,俄国的导弹基本是无法与美国相比的。

不过由于这些导弹的造价比美制的便宜很多,使用者可以凭借更低的成本达成许多地对地导弹的打击效果,比较适合攻击移动中的目标。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