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航母兵也“缺钱”?出海时为何要带大量现金?没想到用途还挺大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林天下

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有10个,但真正算得上航母国家的就寥寥无几了,首先航母国家是不能把航母当成是近海守门犬的,因为航母注定是为远洋航行而生,比如美军10个航母战斗群除了维修保养、驻扎基地的,其余的每年都在轮流进行环球航行,而支撑这种行动的是美军拥有同样强大的远洋补给能力。无论是军用的弹药装备,还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型的远洋补给舰都能满足航母的需求,按道理免除了后顾之忧的航母完全就可以当“撒手掌柜”的,但是奇怪的是航母在出海前都要携带大量的现金,这些现金又有何用呢?

综合补给舰是二战中德军的创造发明,而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把这种后勤保障体系发扬光大了。舰队在海上航行或作战,需要补给武器弹药、燃料、淡水、食品的可靠渠道,如果动辄就靠岸是行不通的,而采用综合补给这种后勤保障舰就可以让舰艇在航行中得到补给,如此一来不但提高了效率还拓展了舰队活动的半径。远洋补给舰因为要承担整支舰队的后勤保障,因此吨位与载货量也相当惊人,以美军“供应”级补给舰为例,其运载量就达到了2.6万吨,而且搭载的补给品种类也很齐全,既有弹药也有粮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远洋舰队只需专心于军务即可。

由此看来,有综合补给舰无微不至的照顾,航母或舰队应该都没有地方花钱才对,这话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于公的确没有必要花钱,说不对是因为于私的方面。众所周知,一艘数万吨的航母上面的战斗与非战斗乘员就多达数千人,出一趟任务的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以上,这些乘员每个月都是要领津贴或工资的,这笔现金就必须要准备了。有人对此可能会质疑,称如今都由财务转账了,谁还领现金?首先,世界上能普及无现金支付的没几个国家,这些情况也同样出现在军队中;其次,现金其实是最稳妥的支付方式,试想当没电的时候,数字现金再多也是没用的。

全世界的军队都是包伙食的,这点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别忘了除了伙食还有许多东西是需要自费的,比如最普通的牙膏、沐浴液、洗头水,更别提馋的时候买个零嘴也要花钱了。在现代航母上生活设施是相当完善的,毕竟长年在海上漂泊,没有相应的娱乐设施、消费项目是很难保持军中士气的。

而使用这些设施或项目都是需要自费的,比如健身室、特色餐厅、酒吧、影院、超市、KTV等,有了现金津贴或工资的成员们就可以自主消费了,正如上面所说,虽然我国已经普及了手机支付,但是军中是禁止使用手机的,而使用银行卡在网路不稳时也太麻烦了,因此支付方式就剩下现金这一种了。

美军航母在作环球航行时,每隔3~4个星期就会择机靠岸一次,这不一定是为了补给而是让乘员们上岸休息、娱乐,虽然美军基地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在环球路线上符合靠岸补给的基地并不多,因此都是选择民用港口来停靠,在亚洲一般会选择新加坡、香港与关岛。美国大兵最喜欢的活动就是上岸后吃喝玩乐了,美金在世界上是硬通货,因此在支付时掏出来的绿票子美金是很受欢迎的,如果在异国使用银行卡先不说方不方便的问题,这个卡费就摆在那了。由此看来,航母上带着大量现金还真是有必要的,而且现金在使用时也是最稳妥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