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能超音速、超机动,还躲不过导弹追击,航母是如何做到的?

军迷圈官微
文|观察眼
导弹的前身是火箭,最早出现在二战时的德国,后来美苏接过衣钵才发展出真正意义的导弹,除了威慑性的远程导弹,主要还是以研发实用性的防空导弹为主,这也直接导致了高速截击机早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面对着动辄3马赫以上高速的导弹,所谓的超音速战机真不够看,比如仍在役的米格-25就是目前飞行速度最快的战机,其速度也仅为3马赫而已。
美国测试新型反舰导弹
我们时常能听到战机被导弹追上、击落的军事报道,却没听说过导弹击沉航母的新闻,要知道航母最猛的航速只有30节,也就是相当于时速55.6公里,在导弹面前就是一只缓慢的蜗牛,为何导弹奈何不了它呢?
这里有个常识性的问题,首先导弹是肯定能追上并击中航母的,这点毋庸置疑。问题的关键是,航母从来都不会单枪匹马,而是以航母战斗群的形式出现的,一般战斗群中有若干艘护卫舰、驱逐舰、甚至巡洋舰,另外海面以下还有潜艇在跟着,而航母携带的众多舰载机是航母最大的依仗,放飞舰载机后能使航母的防御圈扩展到上千公里。航母战斗群各种舰艇上的武器都是以导弹为主,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严密的远中近多层防御网,光凭一两枚导弹就想接近航母是不太可能的任务,若使用饱和式打击倒是有这可能。不过,是否因此就能击沉航母那还两说,因为航母体型不但大而且结构还非常的牢固,换句话说就是非常的“抗揍”,普通的导弹打在航母身上,很难做到一击致命。
航母大国美国在这方面就最有发言权了,2005年美国海军用退役的8.4万吨"小鹰"级航母进行过毁伤测试。美军动用了各种常规武器对这艘航母进行轮番攻击,例如用轰炸机投掷航弹,潜艇发射鱼雷,军舰发射炮弹、反舰导弹,攻击持续了25天,这艘航母除了表面千疮百孔、冒着浓烟,依然稳稳的浮在海面上,等各种试验数据拿到手后美军也没有耐性继续浪费弹药了,最后工兵在航母的内部要害之处引爆4吨重的高爆炸药,才让航母缓缓沉入了海底。
由此可见,如果使用普通弹药从外部打击现代航母,就会出现“抗揍”的情况,只有击穿舰体并引爆里面的弹药库或油库,就像从内部引爆的那4吨爆炸物一样,才有可能让航母丧失作战能力或者沉没。
之所以金刚不坏,是因为现代航母的与二战时航母的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二战时的航母大多是由民船改造而成,因此外形看起来是航母,但骨子里还是民船,现代航母无论在工艺制造水平还是材料标准上,都代表着造船业的最高等级,这意味着要把它干趴必须要同级的对手才行,比如东风-21这种航母杀手。
有趣的是,伊朗也做过类似的试验,虽然伊朗没有航母但它受到美军航母的威胁,要评估自己的"波斯湾"、"霍尔木兹-2"等国产导弹的威力,就专门在海上建造了一艘航母靶船,然后对其进行实弹(导弹)攻击,结果靶船挨了400多发仍然没有沉没,这还仅仅是一艘靶船而已。归根结底,就是飘在海上的军舰越来越抗揍,导弹在不携带核弹头的情况下,很难给它致命一击。
航母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我国已经有了多种被誉为“航母杀手”的弹道导弹,仍然要研发出自己的航母。不过航母大国近年来又有新的动向,美国就有人建议淘汰那种“巨无霸”的核动力航母,改而建造小型化的航母,这样就可以抑制不断上升的运行成本,还可以部署更多的战斗群与发展更多的潜艇,新的模式可以有效的应对东风-21、东风-41等重型导弹的攻击,还能维持住美国海军的整体攻击力不下降。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