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国当年那么多航母战斗机,怎么没进攻苏联?只因希特勒下场太惨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二战的提前结束,是因为有两个大国在最后阶段介入了,1945年美苏从东西两个方面在欧洲会师,结束了法西斯的统治,此时地球上就剩下这两个最强的国家,可是美苏之间却没有爆发一决胜负的战争,只是瓜分了欧洲的利益然后形成日后的冷战格局。意识形态的冲突到今天仍然有市场,就更别提那个时代了,美国仇视苏联之心早而有之,1922年苏联成立,到了1933年美国在经济危机与国际形势异变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才被迫承认苏联,而在此期间欧洲各国早已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既然如此,当时拥有100艘航母以及上万架轰炸机,而且还率先研发出用于实战原子弹的美国,为什么不顺便把苏联也消灭掉呢?

先说一下原子弹,美国在日本国土上投放了两颗4万吨级的原子弹,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瞬间轰平了两个城市,这些恐怖的数据是非常具有威慑力的,但是美国却不可能用原子弹来对付苏联。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美国的原子弹只生产了三颗,一颗在核试验中用掉了,还有两颗拿去轰日本了,而分离出足够的高浓度轴才能制造新的原子弹,这需要大量的经费与时间。而苏联是一个拥有二千万平方公里体量的大国,需要多少原子弹才能征服它还是个未知数。二是当年原子弹只有一种投放方式,那就是用轰炸机。日本与苏联情况大不相同,日本挨原子弹之前是经过美联军轮番轰炸的,防空系统几乎就相当于无,而苏联却是相反,因此美军战机根本就不可能深入苏联领空,更别提从容找到目标并扔下原子弹了。

在那个时代,原子弹在体量相当的、防空体系完整的大国之间只是一个威慑,并不是最有效的武器。后来,苏联在四年后也研制出了原子弹,把这个潜在的威胁也消灭掉了。美国在被日本偷袭之前,一直躲在自己的大陆实行孤立主义政策,也就是光卖武器弹药而不卷入战争,最后还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坐上了世界金融盟主的交椅。如果改变初衷为了消灭苏联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不但之前好不容易挣下的家产会被消耗一空,还会沦落到与欧洲一样成为废墟的下场。毕竟打仗不是为打而打,根底里还是为了利益,资本家财阀把控的美国最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因此也不可能做这种亏本的生意。

在地理上,美苏两国隔着一个大洋,无论谁进攻谁都要千里迢迢把陆军运到对方的国土上,这在战争中已经犯了劳师远征的大忌,另外,美国虽然拥有最强的空军和海军,但是在陆军力量上不及苏联的十分之一,即使把所有的美军运到苏联战场都打不过1300多万的苏联红军。当时美军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就见识过苏联钢铁洪流的威力,此时的苏联红军已不是1941年被德军欺负的苏军了。而苏联也见识到了美国空军的强大,1948年苏军对柏林水陆交通进行全面封锁以迫使美国屈服,但美军出动了800多架重型运输机不停向柏林空投物资化解了危机。两国不是没有试探之举,而是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最早与苏联交过手的日军将领总结称,日军在苏军面前讨不到便宜,是因为苏联面积大、军队战斗力又强,而且地理位置极北,气候条件就是个要命的障碍。二战后,蒙哥马利对英军有句警言是这么说的,"战争的第一规则就是:永远都不要向苏联进军"。虽然英军从没机会进攻过苏联,以后也没能力进攻苏联,但是蒙哥马利看到了强如拿破仑与希特勒这样的一人,在军力最强大的时候进攻苏联都遭到了同样悲惨的结局。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