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这款美军上世纪的黑科技武器,和我们有啥关系吗?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一般来说,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的武器命名,都十分具有西式风格,与我们并没有多少涵义交叉。而美军在上世纪就有这么一款武器,命名竟然是"中国湖",这不免引起我们的猜测:以China Lake命名的话,是与中国存在什么关系吗?
"中国湖"其实是一款泵动式榴弹发射器,是一款由美军特别项目部门——"中国湖"海军武器中心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研发的连发型榴弹发射器。而枪械的名字也是由该基地的"中国湖"名称延续而来的。
图为干涸的中国湖湖床
"中国湖"海军武器中心是位于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的一处大型美军军事设施,主要任务是支持美国海军的研究而建造,并承担武器的测试和评估工作。事实上"中国湖"基地也是美国海军所下属的最大土地,面积广达4500平方千米,这比美国的罗德岛州还要大。
可以明确地表示,"中国湖"这个名称与如今的中国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可不是美国人恶心我们,而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淘金热时期,来自当时大清的很多劳工在美国西部采矿时,不堪压榨和虐待才选择集体出逃到沙漠的一处干涸的湖床附近定居,随后美国人才将这里命名为"中国湖"。
"中国湖"海军武器中心卫星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武器学家需要空旷的场所用以测试和评估火箭,加之美国海军也需要航空兵器的新实验场所,所以从1943年开始,空旷的中国湖地区被部分划拨给海军,建立成为海军军械测试站。著名的"中国湖"海军武器中心接手参与过很多项目,如部分"曼哈顿工程"、AIM-9"响尾蛇"空射导弹、JDAM联合攻击弹药,而著名的"中国湖"榴弹发射器也是在这里诞生的。
由于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屡屡抱怨M79 Thumper Gun和柯尔特XM148榴弹发射器射速慢,而连发的射速更快的T148E1却并不可靠,总之单兵火力总是令人不甚满意。为此,"中国湖"武器工程师接到了美国海军军方下达的研发新型榴弹发射器的要求,即"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
根据1968年的最终版("中国湖"榴弹发射器并未定型),其外观犹如一支短粗的泵动式霰弹枪,枪管下方为管式弹仓,前后滑动护木(泵动手柄)来实现供弹循环,弹药通过机匣底部的装弹口装填,空弹壳通过机匣右侧的抛壳口抛出。
"中国湖"采用3发弹舱式供弹,使用40×46毫米的低速榴弹,但让海豹突击队队员惊喜的是,其膛室内还可以像霰弹枪一样补填一发榴弹,所以通过连发模式,"中国湖"能够在操作娴熟的射手使用下,快速完成4发弹药的发射。
除了火力凶猛,"中国湖"榴弹发射器看似块头大,但其实一点都不重,轻便也成为了它的一大优点。在完成3+1弹药上膛后,总重也才4.63千克,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湖"通体使用铝合金打造,海豹突击队特别喜欢在越南进行渗透侦察巡逻时随身携带"中国湖"榴弹发射器,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或对敌人进行伏击作战。
除了美国海豹突击队,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第五特种部队也有使用"中国湖"榴弹发射器。
由于"中国湖"的研发在上世纪60年代末才堪堪完成,这个时候距离越战结束已经没多长时间了,"中国湖"榴弹发射器总共制造数量也不过几十支,甚至它还没有研发完全,就随着美军撤出越南草草终止了研究。
但有趣的是,"中国湖"榴弹发射器计划在2009年被重新开始,目前重新在美军军中得以部署。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