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3年后,太空将有巴基斯坦宇航员的身影,巴证实:我们有中国帮助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前沿哨所

月船2号

近期,不断升级的印巴冲突成为了军迷关注热点,为了能够霸占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展现出强势霸道的一面,甚至扬言放弃不首先动用原子弹的承诺;而巴基斯坦作为弱势一方,为了避免局势失控也只能一再保持克制,跟印度的杀气腾腾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印度最近发射的“月船2号”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也丝毫挡不住印度人强烈要求跨入航天大国的决心。早在今年7月,根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与俄罗斯方面签署了一项协议,为该国的加加尼亚项目挑选和训练宇航员。印度宣布将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将3名印度公民送入太空,以庆祝该国独立75周年。

在太空领域探索的竞争中,作为印度人的老对手巴基斯坦当然也不甘示弱。近日,巴基斯坦科技部部长向媒体证实:巴方将在中国的帮助下,该国在未来三年内派遣第一位宇航员进入太空。如此,三年之后,军迷们也许会欣喜地看到,在中国方面的帮助之下,将首次有巴基斯坦宇航员的身影留在太空之中。

巴基斯坦科技部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证实,该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宇航员选拔过程将于2020年开始。到2022年底前,巴基斯坦将在中国帮助下,启动第一个载人航天任务,开启对太空的探索。

根据以往报道,中巴两国过去在太空探索领域有过成功合作的历史。2018年7月9日,我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巴遥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TES-1A”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是当今世界毫无争议的第三航天大国,近年以来中国的航天实力、特别是载人航天实力在全球有目共睹,而且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很早开始就已经走上了独立自主、自成体系的道路。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

在近几年,中国航天整体实力以及在发射稳定性上,也已经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越俄罗斯的水平。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21小时,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中国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

2008年9月,中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此外,2012年6月,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2013年6月,神舟十号内三名航天员在太空舱内,为全国8万多所中学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大约40分钟的太空授课。

中国宇航员

2016年10月17日,两位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之后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两位中国航天员顺利出舱,完成历时33天的飞行任务。

因此,帮助巴基斯坦甚至其他国家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中国应该拥有太多足够的底气和超强过硬的实力。

因此,与其说这次巴基斯坦铆足劲,要跟印度在航天领域上比拼一把,还不如说是中国和俄罗斯方面在背后各自发力较劲。看看到底哪个国家更有能力,去帮助他国也一起跨入宇宙太空的探索行列。

这样,印巴目前的冲突对抗,已经悄然之间从地面上又转向了太空。

中国本次在特殊敏感时刻,向巴基斯坦方伸出宝贵的援手,三年之后是否能真正帮助巴方,实现跨入航天先进大国、顺利加入太空载人俱乐部之列,暂且抛开不论。毕竟航天发射本身就具有巨大风险性,目前全球各国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100%的发射成功率。

但中国的这一举动,也是在或明或暗的提醒印度,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传统战略友谊关系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动真格的,一旦印度对巴方做得实在太过火,中国还是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挺巴方的。中巴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帮助巴方也就是帮助中国自己。

三年之后,印巴之间的太空竞赛之争,谁将是最终的胜利者,或是平分秋色。而两国背后的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航天技术上的较量,也才刚刚开始。(浔阳江上风)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