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英国高价转手中国龙门吊,自家航母出问题没法修,网友:自作自受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英国和印度一个是西欧国家,一个是南亚国家,在地理上相隔十万八千里,在骡马为交通工具的时代本不应该有太多的交集,只是随着英国在近现代历史上崛起,并开启海外殖民之路,英印才有了融合。

​在十七世纪,海上贸易的兴起让英国迅速走向世界,开始在全世界寻找财富来源。1600年12月31日,英国当时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正式批准了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负责东方贸易申请,英国第一批船只于1608年到达印度。1612年,在英国政府支持下,英国商人借助斯沃利战役击败了最早在印度开启殖民活动的葡萄牙人,由此赢得了当时印度部分国土的名义统治者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的信赖。1615年,“英王詹姆士一世委派托马斯·罗伊为驻莫卧儿王朝使节,并由他与莫卧儿签订了通商条约”。自此,英国对印度的初期渗透正式深入,英国对印度财富的掠夺也正式开始。

​161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苏拉特建起了第一家代理机构,到十七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先后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建立了据点或代理。1670年,英国时任统治者查理二世正式“准许公司有权获得领土,并在其控制区内建立军队、铸造钱币和行使其他权力”,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

在其后,借助英国国王赋予的权利,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断在印度攻城略地,最终获得了对印度的完全掌控权,并实际统一了在历史上从未大一统的南亚次大陆,直到1858年印度大起义爆发为止。

​从1858年开始,由于印度反对东印度公司残酷统治的起义爆发,英属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并向英国时任统治者维多利亚女王移交权力。“1876年开始,这一政治实体的正式名称为印度帝国,并以此名发行护照。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自此,印度正式成为英国的海外属地和殖民地,直到二战结束英国国力衰落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印度才终获独立,成为现代独立国家。而在文化方面,英国对印度的这些殖民统治历史也重塑了印度人的民族性格。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之前,印度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即便是曾经无比强大的莫卧儿王朝,其统治范围其实也很有限。而且,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民族众多,文化也多种多样,思想更是四分五裂。而这样的现实就造成了印度政权中央弱,地方强的态势,地方土邦政权和领导者有极大的权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在英国人进入前的文化还是比较繁杂的,民族性格也没有完全成形。

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殖民,以及此后为了利益统一整个南亚次大陆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印度人的性格。英国文化、英国人的性格也正式进入印度,并成为当时印度上层争相模仿的对象。而这样的现实也决定了,印度的性格和处事风格和英国会有相似之处。实际上,在现今的世界,印度也确实和英国一样,时时给人带来乐趣。

印度人和英国人都挺会找乐

正是因为继承了英国人性格中的一些不太好的思想,现今的印度在很多事务中也给全球带来很多乐趣。比如最近一两年的英印中国产龙门吊交易,就给全世界带来无尽的乐趣。

​(英国花了1.3亿买中国龙门吊建造航母,用完之后居然以2.6亿卖给印度)

在多年前,为了发展新一代的大型航空母舰,英国人以1.3亿的价格从中国进口了一台大型船舶建造用龙门吊,并借助这个龙门吊完成了英国最新一代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建造。但是,现今的英国造船业早已衰落,早已经失去世界造船大国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两艘舰完成建造之后,那个为大型船舶制造购买的中国产龙门吊也就没有太大用处了。而为了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英国决定将这个龙门吊转售给正在大力发展航母的印度,出售价格达到2.6亿,比英国当初的购进价格提高一倍。

​(一个4万吨级航母,从2005年开工,到现在还没有服役,堪称航母建造史上的奇葩)

对于英国人的报价,全世界很多国家看了都会嗤之以鼻,毕竟是一个二手的产品,出售价格比购买时的价格还多了一倍,英国人怎么说得出口。但是,印度还真的接受了这个价格。而对此,在当时,很多人都把他当做一个乐子来听。可是,在其后,围绕这个中国产龙门吊的乐子居然还没有结束。据公开消息显示,在和印度方面达成二手龙门吊出售协议,英国大赚一笔之后,英国人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也还需要这个龙门吊,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后期维护升级等任务也离不开大型龙门吊的支持。受此影响,在已经出售现有龙门吊的情况下,英国人再次找到中国,意图再购进一台新的龙门吊,但是,和当初的价格不同,随着物价的提高,中国产的同类型龙门吊的价格也大幅增长,据称已经涨到了3个亿,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印中国产龙门吊交易,英印恐怕都成了吃亏的一方。

英国方面虽然获得短期经济好处,但也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采购新的同类产品,自然不算是获胜的一方。印度在不想直接采购中国龙门吊的情况下,也变相获得了中国产的大型龙门吊,提升了自己的工业基础,但是,印度的做法明显也会失去中国方面的售后服务,英印这一桩交易算是双输结束。

一个龙门吊其实看不出英印的搞笑功底,在这个之外英印还闹出很多笑话

英印在全世界闹出的笑话中,英印中国产龙门吊交易只是其中之一,在这个之外,英印同样还有很多案例。比如印度的“印度洋印度之洋战略”,“两洋战略”,“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称号”,“四国入常联盟”,以及英国最近为美国出头扣押伊朗油轮的举动等等。

在印度独立之初,受英国殖民者遗留下的还算不错的工业基础影响,印度人就萌生了成为世界有声有色大国的梦想,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频频参与全球事务,俨然一副第三世界国家领导者、美苏之外的第三极做派。与此同时,印度还提出了“印度洋印度之洋战略”,意图成为印度洋的实际掌控者。可是,印度继承自英国殖民者的有限工业基础迅速被超越,在边境战争中的惨败更是让印度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自此,印度与第三世界国家领导者地位再无缘分。而且,鉴于印度洋沿岸的中东地区对世界的重要性,世界强国自然不会把印度洋交给他国,受此影响,印度的“印度洋印度之洋战略”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但是,印度人似乎并不甘心,在“印度洋印度之洋战略”一直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印度人又提出了更大的“两洋战略”,意图确立印度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位。

​而作为一个国家实体,印度连续推出两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国家战略的做法自然让人觉得很费解。而在这个之外,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过程就更是一个笑话。

在本世纪前后,为了在印度购进的二手航母全部退役后仍有航母可用,印度开启了国产航母的建造计划。该航母设计满载排水量4万多吨,和美国黄蜂级、美国级,中国075级两栖攻击舰吨位相当,2005年正式宣布开工,但是至今为止仍没有服役。而在同期,中国除了续建完成5、6万吨级的辽宁舰航母之外,还另外建造了一艘5、6万吨级的完全国产航母,在现如今,在中国完全国产航母已经服役在即,下一艘直通甲板大型弹射航母已经上船台的情况下,印度开工14年的国产4万吨级航母仍在舾装过程中。

​而和印度相比,英国也同样是花样百出,在二战后英国国力严重下滑,海军实力在近几年更是跌到最低水平的情况下,英国人仍然派出舰船赶赴东亚维护所谓的航行自由。在前一段时间,英国更是为美国出头贸然扣押伊朗油轮。而在这两件事的后续处理中,在维护航行自由方面,英国一艘破船遭到沿岸国家几十艘船“围观”,对伊朗油轮也不得不放下脸面寻求和解。

而由以上可以看出,论起搞笑功底,英国和印度可谓是各有千秋,想要争出谁是第一,恐怕也不容易。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