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综合性价比突出,俄罗斯苏-35S为何海外客户寥寥无几?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机图

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以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支使用重型战斗机的专业飞行表演队而闻名,作为“侧卫”家族的骨灰级粉丝,“勇士”自建队以来已经使用过多款苏-27及其改型战斗机,而最近该队即将获得俄罗斯空天军新型主力战机苏-35S替换目前使用的苏-30SM。目前,“勇士”队计划接装的四架苏-35S战斗机正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进行最后的生产工序,预计到月底将全部完工。不过,这已经不是“勇士”飞行表演队首次与苏-35“亲密接触”。早在2005年年底,“勇士”队就已经换装了苏-35(即苏-27M,请注意不是目前的苏-35S),这批飞机在“勇士”队中使用时间并不长,在换装苏-30SM后已经完全停飞。

图注:2011年11月17日俄罗斯记者拍摄到的“勇士”飞行表演队的苏-35。当时该机已经封存,不再用于飞行表演

在换装苏-35S之前,“勇士”飞行表演队使用的是苏-30SM战斗机,这批战斗机使用时间并不长,首批接装于2016年10月14日。从性能上来说,苏-30SM飞行性能不次于之前“勇士”队使用的苏-27S和苏-27UB,作为飞行表演用机是合适的。而在使用苏-30SM期间,“勇士”队并未出现严重事故、参与的各类飞行表演活动也表现合格,从这个角度来看仅仅三年就开始淘汰该机比较不合常理。虽然理论上来说作为“4.75”代战斗机的苏-35S飞行性能比苏-35SM更好、能在飞行表演中进行效果更好的特技飞行动作,但这一原因显然不足以作为“勇士”队换装新机的理由。很显然,“勇士”队换装有着其他方面的考虑。

图注:“勇士”飞行表演队最新换装的苏-35S表演机

“勇士”飞行表演队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空天军的一张“招牌”。从一年一次的胜利日阅兵空中分列式到各国家地区航展的开放日活动,“勇士”队的亮相都能为俄罗斯空天军吸引不少眼球。而与此同时,“勇士”队的表演用机也往往成为竞相瞩目的焦点。从这个角度,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勇士”队长期使用“侧卫”系列战斗机——自从苏-27SK批量出口开始,“侧卫”系列一直是俄罗斯武器出口的拳头产品,该系列同时也是目前除F-15系列外国际军贸市场上唯一可选的重型战斗机。因此,俄罗斯自然会抓住一切机会对外推销“侧卫”系列,而“勇士”队的表演恰恰最能直观体现“侧卫”系列作为卖点的高度机动性,因此“勇士”队三番五次换装新机型,其实有给俄式战机潜在客户打广告的意味。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勇士”队此轮换装的新机型是苏-35S了。

图注:在“勇士”飞行表演队换装苏-30SM作为表演机后,该机确实获得了一些国家的订单,可见广告效应还是比较显著的

目前,俄罗斯对外推销苏-35S的态度十分积极。平心而论,苏-35S是一款相当出色地战斗机,该机在苏-27的传统架构上进行了“脱胎而不换骨”的全面升级,克服了“侧卫”系列传统上为人诟病的“跨音速陷阱”问题、采用了飞火推一体化控制系统、增强了武器挂载能力和内油容积、配备具有矢量推进喷管的新型发动机,这使得苏-35S成为了一款性能上少有对手的先进战机。另一方面,苏-35S的价钱也非常具有吸引力。据称,首批出口的24架苏-35SK总价25亿美元,这个数据若具有可信度,那么苏-35S的价钱可以说相当便宜——要知道,从几个月前美国向保加利亚出口F-16C Block 70/72仅8架和附带的通信系统、机载武器就要价17亿美元来看,苏-35S的出口价格简直便宜到了一定程度。同时,目前除第五代战斗机外,没有任何其他战机能确保在与苏-35S对抗时完全占据上风,因此苏-35S几乎可以认定是国际军贸市场上综合性价比最高的战斗机,按理说销路应该不成问题。

但与俄罗斯所期望的局面所不同的是,苏-35S并没能延续苏-27系列和苏-30系列在出口市场上的辉煌。时至今日,除首批出口的苏-35SK以外,苏-35S没有获得任何实际的海外用户,对该机产生过兴趣的国家也寥寥无几。前不久,土耳其表示了引进苏-35S的意愿,这可能成为打开苏-35S出口市场的突破口——土耳其具有一定财力、确实能够批量采购先进战机,同时又需要一种新型战机填补目前因美国拒绝交付F-35A产生的装备缺口,因此采购装备苏-35S的可能性很高。同时,土耳其此前从未采购装备过任何俄制战机,这笔交易如果成功,能够形成示范效应、带动一些有购买俄制战机意愿的国家采购苏-35S。因此,如果土耳其与俄罗斯之间最终敲定购买苏-35S的合同,不仅将为苏霍伊航空军工技术联合体和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带来不菲的利润,更将进一步拓展俄罗斯武器装备的出口市场。

图注:苏-35S的生产线虽然一直保持高速运转,但绝大多数份额都是供应来自俄罗斯空天军的订单,出口份额比例不大

然而,长远来看,苏-35S的出口前景仍然很不乐观。虽然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主推“侧卫”系列战机,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国际市场上重型战斗机的市场空间有限,相对来说中型和轻型战斗机更受欢迎。在不考虑政治因素对军事采购的影响的前提下,虽然一些重型战斗机的采购成本会比同时代的一些中型战斗机更低,但从全寿命使用成本来看仍然是重型战斗机更高。“侧卫”系列战机在东亚和南亚市场上获得的巨大成功,有着购买国特殊的安全情况和装备需求作为支撑,这种个例不足以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典型。对于广大中小国家来说,中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和作战能力已经足够满足需求,购买重型战斗机实属浪费。更何况,还有一些囊中羞涩的买主连中型战斗机都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而只能购买轻型战斗机甚至具有作战能力的高级教练机,对于这种国家来说苏-35S就更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因此,虽然未来“勇士”驾驶苏-35S到世界各地进行的特技飞行表演动作会更加炫目、也确实很能为苏霍伊战机“吸粉”,但该机的出口市场可能仍然很难打开。特别是在第五代战斗机已经推向国际市场的情况下,有足够财力购买“4.75”代战机的国家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作战能力更强的第五代战斗机(哪怕会动用更多的资金),而财力不足的国家仍然会在作为重型战斗机的苏-35S面前望而却步。“侧卫”系列战机创造的辉煌出口成绩,在苏-35S上还能延续多久,恐怕要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