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只差最后6颗,中国卫星系统可覆盖全球!导弹指哪儿打哪儿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一号机密

进入21世纪,无论是为了满足普通的民用需求,还是机密的军事需要,卫星导航系统都已经是一个大国不可或缺的存在。在几十年前世界上还存在美国GPS一家独霸的情况,美国人可以任意对世界的某个地区进行针对性限制,断绝这个区域的卫星导航服务,因此欧洲研发出了自己的伽利略,俄罗斯有了自己的格罗纳斯,而中国也打造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北斗系统可谓是后来居上。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可以提供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卫星导航服务之后,将能够用于全球卫星制导的北斗3号卫星网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1点,西昌火箭发射中心成功用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了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一颗卫星是属于北斗3号系统中最后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的发射意味着北斗3号系统建成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只要再发射6颗北斗3号组网卫星,中国将可以用北斗为全球提供卫星导航服务。在俄罗斯格罗纳斯和欧洲伽利略先后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北斗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GPS的第二大卫星导航系统。

按计划,北斗导航系统将会按照三步推进:从上世纪开始,计划是在2000年年底向中国境内提供服务的北斗1号;在2012年要完成向亚太地区提供导航服务的北斗2号,这两步在过去已经成功实现;向全球提供卫星导航服务的北斗3号,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随着最后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成功发射,这个目标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北斗3号系统将由总共30颗卫星构成,包括24颗地球中原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以及3颗倾斜地球同步卫星。这一次发射的倾斜地球同步卫星堪称是中国航空航天业的独创设计,整个世界范围内仅有中国发射过这种卫星。

人类发射的卫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面不动,另外一种则是绕地球旋转的同步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虽然相对地面不动,但是有时会处于同一直线上,因此不能计算定点位置。

而中国科研人员们通过别出心裁的设计,将同步卫星的轨道设置为倾斜角,实质上就是一个55度的呈8字形的轨道倾角。这样的好处在于这样的卫星将会有70~80%的时间停留在中国的国土上空,这简直是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卫星。

相比之下普通的地球中圆轨道卫星,只有30%的时间可以在中国上空。也就是说这样的卫星对于中国人而言,一颗的效果抵得上2~3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可以在整个亚太区域内,提供相当完善且精密的卫星导航能力了。估计在2020年结束之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能够覆盖全球,为中国提供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卫星导航能力。

这样的能力不仅具有很大的商用价值,同时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这不仅意味着将来亚太地区内,中国的导弹可以由卫星提供中继制导。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在卫星的制导之下,中国的导弹可以说是指哪打哪,超远距离反舰将成为现实。对于已经装备了弹道导弹反舰武器的中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同时,中国也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此后在关键的卫星技术上无需看美国人的眼色。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