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国为什么不敢动俄罗斯?时刻战备,96%的陆基核导弹可立即发射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战略核力量是当今所有世界大国得以称雄的根本,因此也被称为"镇国之宝"。前苏联解体近30年,如今俄罗斯经济衰弱,军费水平不到美军9%的情况下,美国却对这个昔日最大的对手依然警惕有加,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俄罗斯虽然衰败,但是其战略核导弹却始终处于戒备状态,这让美国人不得不时刻提防。

据环球网近日报道,俄火箭军部队正在进行年度性演练,为即将展开的俄罗斯"雷霆-2019"战略核力量演习做准备。目前战略核力量年度演习已经成为俄罗斯一项常态化的战略性军事活动,因其规格高、实战强且性质特殊,因此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而俄罗斯本身也通过这类大型演习,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战略核力量建设,并确保所有的战略核力量都能保持战斗力。根据俄罗斯公布的信息,俄军99%的陆基核导弹发射装备处于战备状态,96%可以在接到命令的时刻立即发射。俄海军的14艘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具有"在任何水域实施打击"的能力。

机动演习中的俄罗斯战略火箭军

俄罗斯作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掌握了苏联约70%的战略核力量,数年来,通过销毁和重新部署,散落在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核武器除了部分被销毁外,其余全部运回了俄罗斯。所以俄罗斯一直保持着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是地球上除美国外,唯一拥有成熟可靠的三位一体打击能力的核大国。

苏联的核武器规模和水平曾经令世界颤抖

在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中,陆基核导弹无疑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核打击手段。和美国不同,即使冷战时期苏联全力备战,但是基于其工业基础和国家经济的限制,战略核打击手段始终以陆基核导弹为核心。这主要是因为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武器虽然威力巨大,但是相关的建造、后勤维护等成本也非常高昂,特别是苏联在航空技术和潜艇耐压壳以及降噪等尖端技术领域一直和美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苏联更加看重自己的陆基战略核力量。

依旧活跃的俄罗斯战略航空兵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是俄罗斯依然是全球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特别是其国土大多处于高寒的北极地区以及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由于人迹罕至,所以非常适合作为陆基战略导弹基地,而今俄罗斯陆基战略核力量除了正在量产的"萨尔玛特"重型洲际导弹依然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外,其余如白杨-M、亚尔斯等洲际弹道导弹都改用了车载机动式发射,因此可以在广袤的西伯利亚森林中穿行,以有效躲避美国军事卫星的侦察和其他武器的打击,具备很强的生存能力。

西伯利亚荒原深处的俄罗斯战略火箭军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本次俄军年度战略大演习的重点也是检验陆基战略核力量的可靠程度。虽然俄军目前"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已经服役5艘,图-160战略轰炸机也已经装备了16架,但是和数量庞大的陆基导弹部队相比,俄罗斯的海基和空基核力量确实还相对"弱小"。在今年的战略演习中,俄军把核反击指令与信号传递、导弹袭击预警和导弹发射等内容作为演习的重点,对此俄军表示对于战略核力量而言,"熟练的流程就是震慑"。

靠港维护的俄罗斯战略核潜艇

在当前,美俄之间军事技术差距持续扩大,且美国一意孤行坚持退出多项核裁军协议,特别是退出了《中导条约》这种具备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条约,给俄罗斯造成了极大的战略压力。而举行"雷霆-2019"战略演习的根本意义在于,俄罗斯通过演习明确向外界表示,俄罗斯在近期内依然以战略核力量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保证。同时由于俄罗斯在经济基础方面和美国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像苏联那样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已不可能,俄军会更加突出重点,特别是强化自身核力量的建设,确保二次反击力量真实可靠,而这将是未来数十年以内美国不敢对俄罗斯有所觊觎的关键。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