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博览会上展示的飞碟不靠谱,几乎没有可靠技术可以支持

军迷圈官微
文|怪蜀黍老囧曾
10月10日,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航直升机产业基地内举行。其中,一种外形酷似飞碟的“超级大白鲨”武装直升机在会上对外展出,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广泛注意。

超级大白鲨
根据厂家自己的介绍,这款“超级大白鲨”是针对未来数字信息化战场设计出的一种复合式翼身融合高速直升机构型,其设计初期参考美国AH-64“阿帕奇”、CH-53“海上种马”以及俄罗斯卡-52、米-26等国际优秀成熟的直升机设计技术,在吸收各自优势的同时,采用国际流行的翼身融合体(BWB)设计与前行桨叶概念设计的一种新构型高速直升机,使得翼身融合体技术在直升机设计领域成功获得实质性的应用。据公布的技术数据,“超级大白鲨”武装直升机可搭载2名乘员,机长7.6米,高2.85米,旋翼直径为4.9米,最大起飞重量为6吨,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650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虽然如此,笔者实在想不出这款“超级大白鲨”与AH-64、CH-53等传统直升机有多少共同点,能够参考到什么。

超级大白鲨结构
采用类似碟形飞行器构型的型号并非没有过,最典型的是阿弗罗公司的VZ-9型,其于1958年开始试验,最大特点是可以垂直起飞,然而经过试验,最终连直线飞行都无法完成。此外,Moller International公司生产的M200G“纽埃拉”(Neuera)飞行汽车也与之类似,最快时速能达到160公里/小时,在海面上速度能够达到321公里/小时,而在7000米高空,最快速度能够达到643公里/小时。不过至今为止,这款飞行汽车的市场反响非常一般,基本上没有太多存在感。VZ-9与“超级大白鲨”构型最为相似,但VZ-9的命运似乎说明了一些问题。

VZ-9

VZ-9结构

M200G飞行汽车
而从此次展出的“超级大白鲨”从完成度来看是很低的,而且做工仍然非常粗糙。其由两组共轴反旋转旋翼提供升力,而两台涡喷发动机似乎可以提供前向动力。然而同时安装两套互不隶属的动力系统毫无疑问会导致成本奇高,而实现的性能似乎也有限。更何况,如此激进的设计对于飞行性能而言很可能更多的会是灾难。因此,整体上看这种布局用更大的重量、油耗、飞行性能换回了没有提高太多的速度,性价比很低。

超级大白鲨
当然,这可以说是一种技术实验,但从现场的照片来看“超级大白鲨”连基本的飞行能力都不具备,连起落架都没有。而在其规划的安装武器也没有挂点展示,其说明中还有太多过于不切实际的地方,实在让人感到疑虑。其实这种构型的意义并不大,好好翻译VZ-9的相关资料或许就能解决的问题完全不需要专门立项制造原型机才能解决。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