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专门猎杀隐身战机!新型雷达实现高机动部署,俄:随时可设置陷阱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武观察

俄罗斯《消息报》报道,近日俄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年底将在南部军区部署“铌”-SV高机动远程雷达系统,毗邻黑海地区和俄南部上空都将在它的笼罩之下。据媒体介绍,俄军即将投入战斗值班的“铌”-SV雷达不仅能发现普通飞行目标,甚至还能跟踪和识别高超音速导弹和隐身目标。

也就是说,“铌”-SV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引导防空导弹对隐身目标实施打击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会被俄军称之为“隐身猎手”。

俄军“铌”-SV的工作原理事实上与“天空-Y”米波雷达差不多。后者最远探测距离为600公里,探测高度居然能达到惊人的7.5万米,原来只能作为警戒雷达使用。但目前按照俄军的说法,“铌”-SV不仅可监视并跟踪小型隐身目标,同时还能将坐标迅速传达给防空导弹系统,这就厉害了。

另外,以往的大型米波雷达由于质量高,体积大,因此部署起来非常麻烦,我们甚至都可以将其看作是一座不可移动的雷达建筑。

这也是之前俄西部军区装备的“天空-Y”米波雷达属于空天技术装备的主要原因。而如今俄南部军区即将部署的“铌”-SV雷达是由一辆发射车承载,机动性强,架设速度快,所以它也被称之为高机动反隐身雷达。

这种特点相对于感知能力强,且擅长匿踪作战的隐身战机而言是非常致命的。比如一般情况下,由于大型反隐身雷达的部署地点都比较固定,因此隐身战机在执行任务之前就可通过预先设定避开雷达探测。

不仅如此,因为传统的米波雷达自身都带有发射机(辐射源),所以很容易被对方发现并用无人机或反辐射导弹进行攻击。更何它们虽可以探测到隐身目标,但理论上并不能向防空导弹提供制导信号,所以传统的大型米波雷达对隐身目标的威胁相对较小。

而如今按照俄军的说法,其最新型的“铌”-SV雷达不仅具备较强的反隐身性,而且部署起来也非常简便,这就相当于俄军随时可以利用它来给隐身战机设置陷阱。

通过“铌”-SV雷达的探测和引导,别说高端防空系统,就是老旧的萨姆防空导弹也可能向隐身战机发起攻击。那么话说回来,“铌”-SV雷达的反隐身效果到底如何呢?其实,米波雷达能探测到隐身目标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军迷都知道,一般雷达捕捉目标的原理是通过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来完成的,而隐身战机之所以能隐身也并不是雷达探测不到,而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外形设计和吸波涂层,来降低电磁波的反射。

换言之,也就是隐身战机可以通过吸收并折射一定波段的雷达电磁波,借此躲过一般雷达的探测。然而有意思的是,目前的隐身战机,比如F-35等,它们可规避的雷达波段通常都在0.3~29GHZ的范围内,主要针对的是分米和厘米级微波雷达,而对于不易散射以及吸收率低的米波雷达却是无效的。

因此,俄军“铌”-SV雷达一旦投入战斗值班,那北约隐身战机不仅在它面前无所遁形,甚至还将要面临被击落的风险。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