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海湾战争世界第三军事强国30万精锐溃败 原本有能力重挫英美联军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伊拉克的国家军事力量曾经一度拥兵百万之众。由于和伊朗长年的战争对抗需要,伊拉克建立了一只规模十分巨大的军队,在海湾战争爆发前期,伊拉克军队共有77个师,总兵力120万人。而且机械化程度非常之高,拥有性能不俗的苏制主战坦克5000多辆,其中包括700多辆当时非常先进的T-72,此外还有4000多门火炮,3500多辆装甲车。

通过石油经济,伊拉克曾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忘战必危,好战必亡",1980年,伊拉克为了达到完全控制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的目的,发动了对刚刚通过伊斯兰革命上台不久的伊朗新政权的武装行动。而实际上,早在1975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发动过对伊拉克控制下的阿拉伯河水道的进攻。拥有了大国的支持和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等种种原因,伊拉克率先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挑起了长达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而经过多年的战争后,伊拉克和伊朗可以说打了个平手,虽然伊朗军队所遭受的人员伤亡更大一些,但是领土上基本维持在开战前的状态。但是参战双方都宣称获得战争胜利,应该说无论是在军事层面也好还是战略层面也罢,双方其实只能说是打了个平手。而伊朗付出了更为高昂的人员伤亡,其军队伤亡总数大约是伊拉克军队的3倍。

两伊战争让双方都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伤亡,远超历次中东战争总和

两伊战争中两军的伤亡总数甚至超过了前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联军所付出的代价,所以毫无疑问,两伊战争真正的赢家是美国和以色列。而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军队的整体表现还算不错,建立了一支总兵力120万人的武装力量,当时伊拉克的总人口是2400万人,也就是说每20个伊拉克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军队服役。当时在发动武装部队占领科威特前,伊拉克官方还曾信誓旦旦的宣称将给无知的科威特人上一堂历史课。在奥斯曼土耳其时代,科威特是巴士拉省的一部分,而巴士拉现在归伊拉克所有。实际上在萨达姆掌权伊拉克以前,伊拉克就曾经多次企图吞并科威特,然而好景不长。

伊拉克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

伊拉克军队在面对西方军队时,综合军事能力已经具有明显的代差。西方国家的联军则是一支获得了信息化支撑的北约军事集团整合下的体系化军队。伊拉克在科威特布置了重兵严阵以待,然而由于开战初期雷达基地和作战指挥部的通信中心被西方联军所摧毁,这也使得伊拉克丧失了重要的战略指挥和制空权,整个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科威特的超过60万大军被全部歼灭,其中几十万人被俘虏。而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元气大伤。而当时,由于苏联正在闹解体,自身难保,更是无暇顾及昔日小弟,否则海湾战争的结果就很难说了。

美军军事卫星掌握了伊拉克装甲部队的集结情况,发动了大规模空袭

而随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是长期处在十分动荡的内外部环境之中。而且由于俄罗斯在俄格战争爆发前也一直抱有加入欧盟的幻想,也使得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后遭到西方的制裁与封锁时无法从俄罗斯获得任何帮助,特别是军事上的支援。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派出英美联军发起针对伊拉克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也就是伊拉克战争。而由于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损失巨大,且受到了十多年的经济制裁和封锁,伊拉克军队的整体实力也受到了很大的下降,但是即便如此,伊拉克战争开始时依然拥有100多万军事力量,其中依然有三十万十分精锐,其装备和战力更是堪称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然而当美军进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时,却静的心里发慌,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武装抵抗。原本利用巴格达庞大的城市建筑群,包括共和国卫队在内的三十万精锐部队完全有能力重挫甚至困住英美联军,但共和国卫队却成建制的消失。

原来共和国卫队的很多高级将领早就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间谍所收买和策反,在英美联军包围巴格达之前,他们就已经将伊拉克军队彻底解散,而萨达姆也只好带着四个贴身保镖逃往家乡提克里克,最终被美军生擒。而伊拉克的两次军事失败也给我国的军事发展和变革施加了巨大影响,加快了解放军进行军事技术革新的步伐和紧迫性。

战场诸兵种合成作战离不开信息化建设,此外制空权也十分重要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