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的技术地球人都知道,可就是有很多国家造不出来,缺啥呢?

军迷圈官微
文|武器正能量
在资讯发达的时代,许多武器的数据与原理都成了公开的东西,即使地球上威力最大、最恐怖的武器原子弹也不例外,其工作原理在我们的初中课本就有,更详细的东西也可以从网上搜索得到,可以这么说原子弹真的不神秘,相反还很简单易懂。据悉,有些天才少年就靠着这些知识在家里的地下室建成了小型的反应堆。既然如此,为何时至今日世界上只有九个拥核国,而其它的大多数国家都造不出原子弹,难道是这些国家没有这方面的科学家,又或者这些科学家的专业知识还不如这些少年?
首先,这个星球上有2个条约叫《禁止核试条约》与《核不扩散条约》,前者是全球大多数国家都签署了的,这个条约使得绝大数国家都失去了拥核的资格,否则后果轻则受到联合国的制裁,重则被美军借机而灭国;后者则是五大合法拥核国,中美俄法英签订的条纸,后来也适用于其它拥核国,规定了各国的核技术不能转让、不能援助无核国,作为拥核国其实也想维持着这种超然的地位,也乐意遵守这个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以上两条使得全球大多数国家从法理上还是技术上都没有机会制造原子弹了。
说到制造原子弹的技术,原理是很简单但具体操作起来却不容易,制造原子弹需要两种原料分别是铀-235和钚-239,地球上的铀矿是不少,但天然铀矿只含有0.7%的铀,而制造原子弹的核原料浓度必须要达到90%以上,那么要提炼出纯度浓度足够的铀原料需要的矿石就不是小数目了。而铀-235与铀-238是混生的,必须要用专业的高速离心机进行分离,一般大国都要用上万台离心机长年累月才分离出足够的原料,这其中耗费的时间与金钱是难以估量的。以伊朗为例,其在签订《伊核协议》之前最鼎盛的时期曾拥有2万多台离心机,分离了十多年也只是把铀-235的浓度提高到了5%的水平,而这个浓度的轴只能用作反应堆的燃料。
由此可见,建造核反应堆与造原子弹需要的轴浓度差异是极大的,换言之,只要核原料都齐备了其实造出原子弹并不难,而各国都卡在提纯这一关,正是这个因素导致核武器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美国在上世纪40年代花了20亿美元造出了4枚原子弹,按照如今的物价来算相当于300亿美元左右。
如此巨大的投入,可不一般小国能够玩得起的游戏,况且核武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并非不可或缺的武器,与其发展核武造成巨大的国防开支并招致强国的制裁,还不如把这笔钱用在提高本国军工能力上,实现常规武器的国产化呢。退一步,就算原子弹研制成功了,没有能远程投射的洲际导弹也起不到什么威慑作用。
因此大多数国家既没有想过要制造原子弹,也没有与之配套的一切。研发原子弹不仅涉及的领域多,而且配套的武器装备涉及的范围更是广泛,这其中动用的不仅是简单的人力物力了,而是必须要有足够的高科技人才储备,能够符合其中要求的国家也没几个。没有庞大的国力支持是很难完成这些工作的,另外,核武器的日常维护、定期更新也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我国是中美俄三国中持有核弹最少的国家了,拥有足以震慑对方的力量即可,多了也是多余的,毕竟一旦动用核武器就是两败俱伤的结局。以上方方面面都是些硬性要求,因此原子弹是大多数国家要不起也不敢要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