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架无人机洞穿了沙特的空天防御体系,美国需好好“反思”

军迷圈官微
文|装备分析
从战略层面分析,美国是沙特的“坚强军事后盾”,承担着为沙特输送先进武器的重任。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又是沙特的“潜在竞争伙伴”,和沙特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相互角力。然而这种微妙的关系,因为胡塞武装的“突然”攻袭,而产生了丝丝变化。
据环球网消息,胡塞武装出动了10余架无人机,针对沙特境内的战略实施进行了饱和攻击。沙特最大的原油生产商—阿美公司旗下的一座炼油厂和一个油田,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冲天的火焰、厚重的黑烟,以及时不时传出来的爆炸声,预示着沙特这家大型国企正经历着“阉割”的境遇。
事情发生后,多方针对胡塞武装的行为表示了谴责。美国方面称,胡塞武装发动的攻袭实质是为伊朗背书,只有德黑兰有出动无人机的能力。并表示美国会提供可能的援助。沙特官方则表示:将对胡塞武装的行为进行反击。同时沙特将会用最快的时间灭火、修复受损的能源设施,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
话虽如此,沙特想一时半会就恢复产能可能有些过于乐观。从此次袭击的效果看,虽然只是一家公司受损,但已经影响了沙特一半的原油日生产能力。(约570万桶/日的产能受到影响)同时也因为沙特和胡塞武装的矛盾益甚,不排除后者继续加大的可能。受此次空袭影响,全球能源期货交易市场一路飘红,大幅刺激了买家的投机行为。
也就是说,沙特在遭难的同时,西方石油寡头、华尔街的操盘手却大发“战争财”。不过有一点也需要格外注意,按说沙特具有先进的防空系统,如何应付不了区区数架性能“低端”的武装无人机?有媒体就翻开了旧账,称美国在向沙特出口“爱国者”等导弹时,就已经关闭了部分打击“低端目标”的功能。意思是,类似于小型无人机这种低速、低空飞行、噪音微弱的空中目标,不在防空雷达的预警和侦测范围内。而像战机、导弹这种大型“实体”,或是爱国者导弹的攻击目标。
换句话说,谁也没有想到胡塞武装会拥有无人机,更具有一次性出动10架无人集群的能力。沙特方面的“轻敌”或是造成此次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沙特重新开启爱国者导弹隐藏的功能,是否可以拦截住敌方的攻袭。答案未必!一枚爱国者导弹的造价在110万美元左右,而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可能连零头都不够。用大炮打蚊子,即使能打掉,也是战略上的失误。况且对方的无人机制造技术正在大力发展,未来沙特的领空出现密集的无人集群,就是部署上千架爱国者导弹系统可能也只是“杯水车薪”。
胡塞武装通过无人机群的打击战术,成功的实现了对沙特的钳制,也在间接的撼动了美国构建的中东防御体系。在当下中东群狼共舞的时代,依靠过去先进空天打击的战术或已经落伍了,而类似胡塞武装这种低成本、高密度的新型攻击战术,正成为了各方的热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也门内战的持续以及美国在中东的扩张,胡塞武装针对前者的打击力度将再度加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