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轰炸机,轰-6K和图-160相比仍存差距,但也有优势可言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轰-6是我国西飞工业集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研制的一款轰炸机,在设计上仿制的是前苏联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西飞科研团队先后花了五年的时间,在1966年才完成了首架轰-6原型机的制造工程。随着这款轰炸机试飞成功且逐步批量生产并进入中国空军服役,轰-6成为了当时我军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且重点担任战术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等多项实战任务。截至目前,轰-6已经是一款服役时间长达五十多年的老机型,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事的需求,我国工程师对其动力系统、航电装置以及各类机载武器装备等进行了多方面的升级和改进以适应多种特殊平台,并衍生出了十余种型号,其中就包括最新的轰-6k,又名“战神轰炸机”,它是我国核三位一体中战略轰炸机这一核打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填补轰-6系列轰炸机航程小、火力弱、视线差等缺陷,同时满足我军对敌目标迂回远距离打击的需求,我国工程师改造出了这款轰-6k战略轰炸机。在基础的主体结构上,轰-6k在换发对进气道、尾喷以及主翼和尾翼都进行了重新修整,以便于满足轰炸机装上更高功率的航空发动机后获得更大的进气量和推力。为了适应目前航空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轰-6k也彻底更换了原本轰-6上所有的电子设备,并且采用了电传操纵技术。相较于轰-6,轰-6k的最大航程能达到九千五百公里以上,最大作战半径也能保持在四千公里左右,甚至能直接打击六千公里以外的地面固定目标,最大载弹量也能达到十五吨,并且可一次性挂载六枚长剑-10导弹,一次可发射一百枚以上的炸弹,实战进攻效率相当惊人。

虽然轰-6k是我国目前核心战略轰炸机,但和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相比,在性能上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图-160是一款在上世纪八十年服役的前苏联超音速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是美苏冷战时期苏联为了应对美国的B-2轰炸机而研发的。自1987年入役后,图-160仅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初始作战能力,并且和B-2同时被誉为世界一流战略轰炸机。图-160装有四台库兹涅佐夫NK-321加力涡扇发动机,加上其机身采用的翼身融合体设计,使其具有非常强大的低空高亚音速和高空高超音速突防能力,能够以高低空突袭的作战方式,在敌方防空网外发射长程巡航导弹,同时也可以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时,发射短距离导弹,甚至可以在低空突袭时发射装有核弹头的炸弹对目标发动致命打击。

据官方资料介绍,图-160轰炸机能够在一万两千多米的高空以2.05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保持稳定航行,实用升限最高可达两万一千米,当武器负荷为九吨时最高航程能达到一万六千公里以上,实际作战半径也能保持在七千三百公里左右。图-160的这些关键的性能指标参数,都基本上是轰-6k的两倍以上。此外在航电设备方面,图-160装备有十分齐全的火控和导航系统,能够在远距离预先发现地面和海上目标,并且还安装有光电瞄准具和地形跟踪系统以及空中加油系统等等。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中远程战略轰炸机,也是中国空军近年来的战略核心力量,轰-6k的加入让我国空军实力大增,并且成为了继火箭军之后中国的第二支可靠的战略打击力量。虽然轰-6K综合实力远远比不上俄罗斯的图-160,但是在一些多元化的任务的执行效率上,轰-6K由于本身设计上的优势,可以略微领先于图-160,而且轰-6K未来还存在较大的改进方向和空间,在一些实战领域上还能得到实质性的突破。(ZUDK)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