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海蜥蜴”无人两栖战车已经服役!未来将成两栖作战“撒手锏”?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林天下

据了解,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双柳基地近日正式交付了一批“海蜥蜴”无人两栖战车。据了解,海蜥蜴是我国面向未来海洋防务研发的新型装备,其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海蜥蜴两栖战车

为何要研发海上无人装备?

在中国的海蜥蜴之前,美国已经开始率先研发“海上猎人”无人猎潜艇,其采用三体船型,航速快稳定性好。海上猎人配备有先进的声呐以及光学传感器,可以有效探测潜艇的踪迹。不仅如此,海上猎人的自身隐蔽性极好,而且续航性极佳,可以长时间的探测、跟踪敌方潜艇。在此之前,有人的驱逐舰、猎潜艇以及反潜战机想要探测潜艇,需要出动数艘舰艇和战机才有可能发现隐蔽的潜艇,而且受限于燃料和飞行员体力限制,这种探测的时间并不长久,在和平时期无法连续而可靠的追踪敌方的潜艇。

 

 

海蜥蜴

但是无人猎潜艇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海上猎人造价低廉,而且续航时间长达数十天,隐身处理的外形的较小的体积赋予了它极强的隐蔽性。在和平时期海上大量部署的该型舰艇可以有效而隐蔽的持续监测、跟踪敌方潜艇。

 

 

潜艇最大的优势便是其隐蔽性,一旦行踪暴露,一切活动就失去了意义。除此之外,各种无人潜航器的应用,使得搜集各种水文信息方便了很多。因此,从美国的装备研发计划来看,无人装备在海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威胁性十足。

 

 

测试中的海蜥蜴

而我国研发成功的海蜥蜴两栖战车的研发,对我国未来的海军作战也意义重大。两栖作战一直是各国海军需要面对的一个重难点。两栖作战的防守方占据着有利的地形,修筑的坚固工事使得其可以从容的布置防御体系,以逸待劳使得其士气更加高昂。一战时期土耳其便在加里波第半岛打败了数量和装备上皆占优势的英法联军,使其付出了接近26万伤亡的代价。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盟军的战略欺骗使得德军判断错了防守方向,出动百万大军并采取敌后空降、战机轰炸等志愿,仍然付出了近10万人的伤亡后才取得了胜利。战后美国提出了以直升机为主的垂直空降包围等战术在面对越南等小国时才显示出较好的效果,但在面对防空火力强悍的大国时其效果未知。

 

 

因此,海蜥蜴无人两栖战车将会是未来两栖作战的一大革命性武器装备。作为一型海上航速高达五十节可以携带武器进行遥控作战的装备,海蜥蜴可以充当第一波登陆作战武器,在避免人员伤亡的前提下,摧毁、探明敌军火力点。除此之外,其也可以充当无人载具在两栖作战中运载士兵进行抢滩登陆,毕竟,五十节的航速在目前没有任何两栖战车能够与之媲美。

海蜥蜴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海蜥蜴两栖战车的出现,还意味着我国无人装备的智能化的快速进步。想要实现无人装备的集群化使用,无可避开的一个问题就是无人机器的集群控制技术。集群化的无人机群会有功能分布化、体系生存率高、交换效费比高等优点。这也就是为何中美近些年相继比拼谁一次控制的无人机机群的数量更多的原因。

 

 

海蜥蜴两栖战车

除此之外,智能化的无人装备的集群化应用,将在民用领域大显身手。海蜥蜴在改造之后应用于海洋生态的保护上也大有可为。例如全球都在头疼的塑料垃圾,可以采用无人集群技术控制数艘无人艇在定位到垃圾位置后,互相通信协调释放渔网或者其他工具后,可以把垃圾收集起来转运到船上。这相比于传统的船只打捞来说,效率更高而且花费的金钱也更少。

 

 

总的来说,海蜥蜴的交付,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军在未来应对两栖作战的能力,拓宽了未来海战的可能性。对于无人装备领域,海蜥蜴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无人装备的智能化又走出了更长的一步。除此之外,其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深远前景使得海蜥蜴有了更加无限的可能。在未来,民用的海蜥蜴极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环境治理做一份贡献。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