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攻击舰进展神速,装烟囱动力系统已确定,近防系统原来有这些

军迷圈官微
文|虹摄库尔斯克
随着国产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的日子越来越近,该舰的建造工作可以用个神速来形容。目前不但全舰都完成了刷漆,还先后安装上了烟囱和近防系统,说明该舰离下水已经不远了!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两栖攻击舰的动力系统和防御武器系统。

图片:网上流传的两栖攻击舰新照,烟囱已经安装到位。
两栖攻击舰作为一种超大型水面舰艇,其动力系统是否澎湃将直接影响该舰的所有作战行动。
与超级航母全部采用核动力不同,美国的两栖攻击舰全部是常规动力系统,比如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前7艘采用了两台蒸汽轮机,总功率达到7万马力,最大航速可以开到22节。该级最后一艘“马金岛”号换成了新型的柴电燃联合动力系统,成为美国第一种使用整合电力推进系统的作战舰艇。

图片: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长久以来一直是业界标杆。
而此后服役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则采用更将先进的燃气轮机-全电推进方式,这种推进方式安静性能好、推进效率高、启动运转速度快,是未来大型水面舰艇动力的发展趋势,目前采用这种推进方式的还有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级战略投送舰。
另外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船用动力系统是西北风级的整合式柴电推进系统,其采用柴油发电机推动2具Rolls Royce集团的MERMAID可转式囊荚电动推进器,取代了传统的大轴与船舵。

图片:与使用燃气轮机的美国两栖攻击舰不同,法国西北风级采用柴油机。
075型两栖攻击舰很可能采用类似西北风级的整合式柴电推进系统。
2015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党建网》的一篇宣传报道称:“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研发的16PC2-6B主要用于国家两攻项目,要和法国‘西北风’号、日本‘出云’号等同类型船用主机抗衡,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体现了沪东重机为海军装备提供永恒动力的企业责任。”
而到了2018年7月的一则经济新闻又透露:“陕柴重工首台16PC2-6B型柴油机通过性能试验和型式认可试验评审,由海军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船工业集团708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听取了公司关于样机研制、性能试验及CCS型式认可试验总结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及试验数据,现场查验了研制样机并进行了性能抽查测试。通过充分讨论,专家组认为公司研制的16PC2-6B型柴油机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研制要求,同意转入可靠性试验阶段。”

图片:16PC2-6B型柴油机技术表(公开资料)。
同时,报道还透露,16PC2-6B型柴油机研制工作是2017年1月启动的,2017年12月完成零部件研制,2018年2月完成柴油机总成装配,5月完成增压器配机试验、性能试验及CCS型式认可试验。
从目前的单烟囱来看,采用柴油机的可能性最大。虽然可能还存在全燃联合动力、蒸汽轮机动力以及柴电燃交替动力等几种方案。但无论哪种方案,两栖攻击舰作为需要远洋部署的战舰,大部分时间是在低速航行的状态下的,因此动力系统的经济性会作为重点考虑的方面,而且由于不需要起降固定翼战斗机,没有甲板风等需求,因此不需要使用高速主机,22~25节的航速就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图片:采用双舰岛的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
我们再来看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这种战舰主尺度与意大利海军航空母舰“加富尔”号相近,标准排水量25000吨,满载排水量32306吨。总长240米,宽36米。
该舰采用了双舰岛设计,其实主要还是与动力系统有关。该舰采用两台罗尔斯罗伊斯MT30燃气轮机(72000千瓦)和两台MAN 20V32/44CR柴油机(22000千瓦)联合驱动双轴,最大航速25节。这就需要为两组动力系统准备两个烟囱,也就有了双舰岛、双烟囱布局。
我们的两栖攻击舰烟道集中在舰岛当中的单个烟囱中,前后舰桥就可以空出空间布置功能用房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图片:网上流传的国产两栖攻击舰烟囱。
此外,目前国产两栖攻击舰还安装上了部分近防系统,主要是红旗-10防空导弹、1130近防炮和726型多用途火箭发射器等。这和我军主力舰的近防武器是吻合的,此前传言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看来是不可能出现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