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超级钢技术”让096核潜艇,轻松突破1000米极限潜深

军迷圈官微
文|武器正能量

近年来,随着潜艇壳体合金材料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国核潜艇下潜深度不断刷新记录。目前公开宣布拥有核潜艇的六个国家中,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海军核潜艇在潜深技术领域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其中,前苏联时期诞生的麦克级核潜艇“共青团员”号的最大下潜深度达到1250米,美国海军现役“海狼”级核潜艇最大潜深为600米。

与之相比,中国海军现役093型、094型核潜艇最大潜深为400米。此外,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潜艇壳体钢材(屈服强度达1100兆帕)实现工程量产,最新型号的国产第三代核潜艇095型攻击核潜艇以及即将服役的096型战略核潜艇都将首次应用到这种新型钢材。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潜艇的潜深能力与壳体材料的抗压性能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可以来制造潜艇壳体的钢材,其屈服强度越高,抗水压能力就越强。特别是核潜艇,由于需要长时期在深海潜航备战,为了保证隐蔽性,常常需要下潜到数百米的深海,因此对壳体钢材的性能要求极为苛刻。自二战以来,各国海军配备的常规动力潜艇潜深一般最大潜深为500米,核潜艇的最大潜深则保持在600米左右,而两大海军强国美国与俄罗斯的战略核潜艇“海狼级”与“鲨鱼III”级都能突破到800米的下潜深度。

事实上,早在冷战时期,在美苏全球军事对抗的背景下,苏联海军曾经秘密研制了一款带有实验性质的685级核潜艇(西方代号“麦克”级)。为了突破潜深极限,苏联人耗资9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市值估价可达600亿美元),倾力打造了改级核潜艇的首艘“共青团员”号。仅仅是在壳体材料方面,苏联人就不惜成本,采用了大量珍贵的钛合金材料。

有苏联“红宝石”设计局设计的这款核潜艇采用了最先进的水滴线性结构设计,水下排水量达到8500吨,潜艇编制人员为57名。特别是为了达到深海潜航的需求,潜艇还采用了双壳体设计,理论上最大潜深可以达到1250米。

自1984年正式服役以来,“共青团员”号就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潜深记录。然而在1989年,“共青团员”号在400米深海航行中突发火灾,最终在挪威海域沉没,其保持的核潜艇潜深记录却一直保持到现在。而俄罗斯现役海军核潜艇中,“SⅡ级”核潜艇能够达到750米-800米的最大潜深,依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和前苏联海军对于深海潜艇的疯狂投入相比,美国海军核潜艇并没有那么极端。目前,美国海军现役共有70多艘核潜艇。其中,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是美国海军现役唯一一款弹道导弹核潜艇,它的最大潜深仅为400米。与此相比,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极限潜深可以达到500米。此外,美国海军现役最大、单艘造价达30亿美元的“海狼”级核潜艇可以保持在610米的极限潜深水平,也是美国海军现役核潜艇中下潜最深的型号。

尽管和美、俄相比起步较晚,但中国海军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造了国产首艘“汉”级核潜艇,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建造出我国第一款弹道导弹核潜艇——“夏”级(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而随着国产第二代核潜艇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问世,我国在核潜艇潜深技术领域也逐步跻身世界主流水平,目前中国海军现役093型、094型核潜艇都已经全面突破了400米极限潜深。与此同时,已经开工建造的第三代国产核潜艇096型弹道导弹核潜艇,除了整体战力性能全面提升之外,在潜深领域有望迎来质的飞跃。

据悉,代表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国产“超级钢技术”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目前已经进入工程量产阶段。这种超级钢的屈服强度达到1100兆帕,以此作为潜艇壳体材料,可以让096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轻松突破900米-1000米的极限潜深,届时,中国海军核潜艇的潜深能力将迎头赶上美俄,继续稳居世界第一集团行列。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