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曾出钱“帮”造长征火箭,苛刻条件随之而来,结果却帮了大忙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我国航天工业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要归功于我国无数航天人的自力更生与艰苦拼搏,虽然有些国家从没放松过对我们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但我们却没如他们所愿半途夭折,还建成了北斗卫星网、一切白手起家到现在领先于世界,这就是我们最值得自傲的地方。据悉,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居然同意“帮”我们造新型长征火箭,不过条件非常苛刻,限定在18个月内完成建造,并且必须一次试飞成功,否则不但不兑现出资还要倒罚100万美元。

​那个时期刚好是“军事要让位于经济”的年代,我国航天领域的工作人员已经发展到了二十多万人,但每年的经费只有6个亿,勉强只够维持生存,想发展就不容易了。不过,那时刚好美国航天发展也出现了状况,接连发生航天飞机、运载火箭失事灾难,从而陷入了低谷,这对于我航天人来说却是个机会,于是我们迎难而上把危变成机,积极走出国门寻找商机。当时美方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很“慷慨”的给了我们一个大生意,与我航天科技研究院签署了商业发射合同,要求用还在图纸上的长征二号E发射两颗卫星。

​长征二号E俗称“长二捆”,它采用的是先进助推器捆绑技术,火箭的大运载力能把重型卫星送上200公里的轨道。长征二号E由1枚主体火箭和4个液体燃料助推器组成,主体火箭是在长征二号丙的基础上加长发展而来,火箭全长51.2米,助推器长15米,火箭起飞重量达到了462吨,能承担9.2吨的载荷。按照当时的合同,火箭从立项到试飞只有18个月的时间,而正常来说,研制一个新型号至少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为了确保该项目的成功,我航天人做好了周详的计划,然后就开始日夜不停的奋战了。

​我航天人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火箭图纸的设计,共计24套44万张图纸;然后又用一个月备齐了图纸上需要的2千万吨材料,第五个月58万件电子元件、1100多套机电产品全部到位,第12个月建成了火箭振动试验塔,在此期间攻克了114项技术难关,第14个月重达400吨的火箭发射台已屹立在发射场上,第18个月最后两天长征二号E出现在西昌发射中心,接着还一次性把两颗美国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样骇人听闻的速度震惊了世界,西方专家不相信的反复审核,最终无奈的承认我国航天人保质保量完成了合同。

​虽然美国无意中出钱帮我们建造了“长二捆”,让我们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这也让美国与西方猛然惊醒并提高了警惕,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与防范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例如1999年我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被美国否决了;2003年的欧洲伽利略计划,在收取我国2亿欧元保证金后又用各种理由拒绝了。总之一句话,就是要让我国永远接触不到任何高端技术,避免威胁到西方好不容易取得的领先地位。很可惜,他们再次低估了我们文明的韧性,70年过去了不但没压垮我们,如今我们不但有北斗卫星网,还有量子卫星,这一切都是拜列强们所“赐”。

​我们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航天探索之路永不会停歇。尤其我们的载人航天工程未来将会需要更大型的载具,航天飞机的研制方案已经在日程中,这款“太空飞机”与美国之前的航天飞船类似,但技术上更加安全,而且是能反复使用的。按计划,2030年我们将要载人登月,更远的未来还将登陆火星,新型太空飞机将会载着人类开拓出新的家园。(zhgdcn)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