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击落美军MQ-9,其打法颇有技术含量,着实给我们上了一课

军迷圈官微
文|前沿哨所

MQ-9“死神”无人机残骸
近日,美军一架MQ-9“死神”无人机在也门上空被击落。这已经不是美国无人机第一次吃瘪了,根据相关报道统计,近两年来,美国MQ-9“死神”已损失4架(含事故坠毁),MQ-1“捕食者”及改进型损失了5架。
另一个无人机大国也遇到了麻烦,据网友统计,“彩虹”系列在多地已损失8架(含被友军误击),“翼龙”系列损失2架。此前,用无人机打击非正规武装是手拿把攥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损失信息表明无人机的应用正在面临着一场危机。
在面对防空武器时,无人机不仅有速度慢、机动性差的弱点,而且,因为数据传输延时还可能导致对无人机的操控存在反应滞后的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可滞后数秒。这些都导致无人机难以对抗防空武器的打击。

MQ-9“死神”无人机残骸
目前,无人机能够采取的对抗措施就是提高巡航高度,从5000~6000米提高到8000~10000米,这样,就可以躲避非正规武装最常用的单兵防空导弹、高射机枪、高射机关炮等防空武器的攻击。
问题是,美国的MQ-9无人机的巡航高度虽然可达到9000米,但其最常使用的“海尔法”导弹作战高度是4500多米,这就导致MQ-9的实际作战高度有限,已被轻型防空武器摧毁。
那么,彩虹-5、翼龙-2在采用改进型的AR系列导弹后,实际作战高度可达7000米,怎么还被穿拖鞋的草台班子击落呢?除了外援的因素,胡塞还有其他的防空武器。

胡塞武装发射R-27T导弹
胡塞武装击落过F-15、“台风”等先进战机,击落无人机自然不再话下,其中,击落F-15时使用的是地面发射的R-27T空空导弹。相比“前卫”、“毒刺”、“针”等便携式防空导弹,有一个新概念值得关注,名为“紧凑型”防空导弹。
紧凑型防空导弹系统不仅要求导弹本身小巧,还要求整个系统简化、轻便,便于配备各种规模的作战单位。胡塞武装地面发射R-27T,就是一种临时拼凑起来的紧凑型防空系统。美国基于AIM-120空空导弹发展起来的SLAMRAAM防空系统,就是一种正规的紧凑型防空导弹系统,可以用两、三部“悍马”运载整套搜索、指挥、发射系统。中国也有类似的型号,基于SD-10发展起来的DK-10防空导弹系统。

DK-10防空导弹
这类紧凑型防空导弹很难得到正规军的青睐,原因是,空空导弹在地面发射时由于没有载机赋予的初速,射程、射高只有空射时的1/3~1/2。为了提高射程、射高,研制单位都会采用加装助推段、加粗火箭发动机等措施,还会采取增加大边条翼以提高升力和机动性,例如,DK-10A在加粗、加长之后射程可达50公里、射高20000米。这样做将使得这类防空导弹的紧凑型特点大打折扣,但是,对于非正规军来说,仅用两、三辆皮卡运载的设备就可以大幅提升本方的防空能力,还是相当划算的。
紧凑型防空导弹的出现,是对无人机生存的巨大挑战,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仅靠提升飞行高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了。现代有人驾驶战斗机的主要防御手段之一是防区外打击,这一手段也可以应用到无人机。胡塞在这方面的尝试也是令人刮目相看,他们两次使用Qasef(前锋)系列自杀式无人机袭击对手,获得巨大战果,这个自杀式无人机可认为就是巡飞弹。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