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二战时美军最喜爱的一款步枪,4年时间生产400万支,火力十分强大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参战虽晚,但获得的利益却是最多的,这离不开美国强悍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先进的武器设计。其中,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可谓是美军纵横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法宝之一,这款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武器使美军获得了碾压性的火力优势,在德军、日军都还在用着98K和三八大盖这样的栓动步枪时,美军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却已经和他们的武器形成了代差。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于1936年正式定型,次年投产,但这款步枪的设计工作早在一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1920年,约翰·加兰德开始在美国春田兵工厂设计半自动步枪,相较于三八大盖等需要手动完成子弹上膛的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实现了子弹自动装填上膛,在射击速度上具有极大的优势。经过多年试验,加兰德的设计被选中,被正式命名为美国.30口径M1式步枪,简称M1加兰德步枪,成为美军的制式武器。M1加兰德步枪口径7.62毫米,全长1100毫米,枪管长610毫米,弹匣容量8发,射速40发每分钟,枪口初速865米每秒,有效射程730米,全枪重量4.37千克,易于携带。

​但在美国参战之前,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生产速度和列装速度十分缓慢。当时,大量美国高层人士奉行孤立主义,不主张美国干涉美洲大陆以外的事务,只要稳固美国在美洲的基本盘、过安稳日子就够了,这也是许多普通美国民众的看法。这种思想也对军队产生了影响,大量美军士兵竟然不愿意换装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一方面,确实有不少美军官兵认为战争不会牵连到美国;另一方面,这些美军官兵对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心存疑虑,认为半自动步枪不如栓动步枪可靠,会让自己在战场上陷入危险的境地,但1941年爆发的太平洋战争很快击碎了他们的幻想和疑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士兵们的半信半疑中,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加速列装,很快,这款武器就显示出了对敌军步枪的代差碾压。在士兵训练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步枪的射速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美军士兵能在四五秒钟内打完弹匣里的8发子弹,且这一过程无需拉栓,不会影响士兵的瞄准动作,单单这一点就足以碾压装备三八大盖的日本士兵。同时,M1加兰德步枪还具备易拆解、便于保养、故障率极低、适应性强等优点,这使得美军从上到下都十分喜爱这款步枪,M1加兰德步枪也是公认的二战最好步枪。

​在欧洲战场上,装备了M1加兰德步枪的美军及其盟友同样对装备98K的德军形成了很大的压力,面对M1强悍的火力,手持98K的德军士兵难有还手之力,等到德国自己的半自动步枪投产,战争已经进入尾声。从1941年底年到1945年,美国共生产了超过400万支M1加兰德步枪,这种跨时代的步枪使美军获得了远超对手的火力。战后,M1加兰德步枪依旧在生产,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被M14自动步枪取代。(开云霁)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