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俄重型无人机首飞,美不屑一顾,指称抄袭传奇战机F117却无法隐形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虹摄库尔斯克

近日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的S-70“猎人”B飞翼无人机首飞,标志着俄罗斯无人机技术得到大跨越,站在了世界无人机领域的前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的无人机都只有吃苏联时代的老本。苏联的无人机主要是战略侦察机和靶机为主,又大又笨重。在中国和美国掀起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时候,俄罗斯没有能够赶上这趟班车,被甩了下去。

图片:S-70“猎人”B飞翼式无人机。

在本世纪初,已经揭不开锅的米高扬设计局敏锐地意识到了无人机时代的来临,因此很快推出了一款叫做“鳐鱼”的飞翼式无人机,一时间独领风骚。但是这架“鳐鱼”诞生在已经在走末路的米高扬设计局,当时俄罗斯经济还没有复苏,俄军也没有意识没有足够的经费让“鳐鱼”上天。

因此,“鳐鱼”无人机一直只有一架全尺寸的木质模型,到头来也没有能够变成现实。

图片:走隐身打击路线的“鳐鱼”,现在看来这些导弹都没办法装进“鳐鱼”肚子里。

苏霍伊设计局对无人机的研制要晚一些,但是挡不住苏霍伊财大气粗。因为苏联解体后,凭借着苏-27/30/35战斗机在全球的大卖,苏霍伊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无人机研究,有着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

相对于米高扬设计局当年的米格“鳐鱼”无人机,S-70“猎人”B无人机已经实现了首飞,而“鳐鱼”造了个木质模型就再也没有下文了,这两大航空设计局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

图片:今年初展示的“猎人”B无人机原型机。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猎人”B无人机是首款重型无人机,主要任务将是情报、监视和侦察,同时使用光电红外传感器以及电子战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显然,与“鳐鱼”一上来就像吃一个大胖子,把导弹、炸弹摆一堆的做法不同,“猎人”B还是走的稳健路线,即主要用于ISR任务,然后兼具一定的打击功能。这种稳扎稳打地设计思路确保了无人机首先飞起来,察起来,至于能不能攻击,那个以后再说,对于项目推进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图片:毫无遮挡的尾喷口也是暂时之策,先确保无人机首飞是最大的前提。

近日美国The Drive航空网站对“猎人”B无人机进行的解析文章中提出,“猎人”B无人机的设计中抄袭了美国已经退役的F-117“夜鹰”隐身攻击机的机翼隐身设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猎人”B无人机目前还无法实现雷达隐形。

根据The Drive航空网站报道,《航空周刊》国防编辑史蒂夫·特林布尔指出,“猎人”B无人机的机翼设计与正式退役但仍在飞行的F-117“夜鹰”有高度相似之处,翼尖更是与F-117的翼尖一模一样。值得注意的是,RQ-170“哨兵”也使用了相同的翼尖设计。因为RQ-170和“夜鹰”都来自于美国著名的臭鼬工厂(Skunk Works)。

图片:“猎人”B和F-117的对比,注意机翼翼尖的隐身设计。

因此,美国人认为,伊朗俘获的RQ-170无人机给俄罗斯的工程师们以启发和借鉴。在技术上可行且合乎逻辑的情况下,俄罗斯会将这些技术融入到“猎人”B无人机的设计中来的。

“猎人”B无人机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X-47B无人机类似大小,在试飞视频中,无人机最直接的视觉差异是在机翼前缘临时安装了两个飞行数据探头,分别位于主进气口两侧。这在飞行测试中并不少见。2017年,美国空军一架RQ-170“哨兵”隐形无人机被发现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明显的试飞,并携带了类似的探测器。

图片:“猎人”B无人机的尾喷口暴露在外,背部也不光滑。

另外,“猎人”B最受到美国人诟病的是其发动机,美国认为其使用的是一款苏-27战斗机上的土星AL-31F发动机的改进型,虽然俄罗斯声称这架无人机使用了复合材料结构和特殊的隐身涂层,使其对雷达“几乎不可见”,但目前的设计仍然远远谈不上非常隐形。因为发动机的尾喷口完全没有遮盖物,这些特点只能损害无人机的低可观测特性。机身上散布的各种进气口和天线也会加剧这些问题,尽管有些可能只是为了测试而安装的。

图片:F-117攻击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全隐身战机。

相对来说,美国的F-117“夜鹰”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隐身战斗机,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外形设计,无论是进气口还是尾喷口都进行了完全的隐身处理,该机的隐身性非常好,即使目前已经退役,仍然在为美国空军的下一代航空器发展进行验证飞行。

应该说,目前世界上的隐身无人机基本上走的都是B-2隐身轰炸机这样的飞翼布局,如果换种思路,尝试根据F-117的宝石棱角设计一种隐身无人机,或者也是可行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