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如何处置弹药库爆炸?先进无人车赶赴现场,士兵刨山药般挖炮弹

军迷圈官微
文|云上的空母
2019年8月5日,俄罗斯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的卡缅卡镇的一座弹药库发生爆炸,四万发炮弹被波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善后工作已经启动。2019年8月7日,俄罗斯方面发布的信息显示,排爆人员进入现场并启动工作。而对未爆弹的处理,真是让人开了眼,简直是原始与先进并存。

未爆弹,是全世界所有排爆专家最不愿意与之打交道的目标。由于状态不稳定,未爆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曾经,德国派出有二十年丰富排爆经验的专家拆除500公斤级的未爆弹,结果却遭遇不测。而这一次俄罗斯的处理,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征。
例如,俄罗斯用伊尔-76运输机将最先进的乌拉尔-6和乌拉尔-14无人排雷车送到卡缅卡镇。乌拉尔-6是一种多功能无人清理车,具备探测和清理未爆弹、反步兵雷和反坦克雷达能力。该型车重量为6吨,尺寸非常小,一架运输机能够携带多台。

乌拉尔-6型无人车拥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即便是遭遇60公斤级的爆炸物也能生存下来。这种无人车最多还可以搬运1吨的货物,配备有5种扫雷手段,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它已经获得实战经验,曾经被派往叙利亚前线。
这种排雷车的最大速度为5千米/小时,在排雷作业的时候速度为2千米/小时。它能连续作业5个小时,可以轻松跨过1.2米×1.5米的壕沟。使用这种无人排雷车是非常安全的,无人车上有4部摄像机提供可靠的画面,遥控操作手可以在1千米外的距离上对其实施控制。

另一种无人车是乌拉尔-14型多功能地面车。这种无人车不仅仅可以执行监视、工程侦察和排雷任务,而且安装有可以灭火的设备。在极高温度条件下,乌拉尔-14无人车也能畅通无阻且正常工作。
乌拉尔-14无人车的重量为14吨,遥控距离800米。它的最大行进速度为14千米/小时,最大灭火距离为50米。如果乌拉尔-14无人车和乌拉尔-6型无人车很好地配合,对于彻底解决卡缅卡镇弹药库的险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两种车虽然好,就是数量相对较少。乌拉尔-6型和乌拉尔-14型无人车都是在2015年左右交付的。它们属于平时用不着,关键时刻很管用的车型。再则,由于俄罗斯本来就有不少有人的装甲排雷车,所以并没有急着装备。而此次运送到卡缅卡镇的两种车,我们甚至能看到其使用的是阅兵涂装,更加能印证这种判断。
其实俄罗斯可以将装甲排雷车送往现场进行善后处理,但是远水救不了近渴。更何况,装甲排雷车体积较大,运输机搭载的数量有限,赶赴现场的时间缓慢。相比之下,无人排雷车可以由卡车运输,能更快地到现场实施应急处置。

现场排雷车的缺乏,导致俄罗斯不得不动用大量的人力进行手工排爆。这些排爆人员的装备相对简陋,只有一根金属杆子。而且在发现炮弹之后,还得自己手动抱着炮弹前往收集地点。如此作业,无疑具备相当的危险性。

有的士兵,由于炮弹钻入泥土里太深,甚至不得不像刨山药那样将它给挖出来。而且这位年轻的士兵,挖出炮弹之后似乎还看着手机(也有可能是探测设备),显得非常轻松的样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新兵蛋子不知深浅啊。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