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脑洞真大!史上独一无二设计 P-1000陆地巡洋舰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军事
坦克诞生于一战,发扬光大于二战,在德国的闪电战中,坦克集群永远是敌人的梦魇,正是德国让世界认识到了集中使用坦克的威力。在德军手里,坦克把英法联军、苏联红军打得丢盔弃甲,在这一过程中,豹式、虎式坦克是德军坦克部队的主力,凭借着强悍的火力和厚实的装甲,敌军坦克难以抗衡德国坦克。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通过研制一款重达1000吨的超级坦克达到彻底确定德军陆上优势的目的。

在元首意志的干预下,这款名为P-1000的超级坦克的研制被提上日程,具体研制工作由德国克虏伯公司负责。在克虏伯公司的设计方案中,P-1000坦克全长35米,车宽14米,车高11米,全重900-1000吨,采用两台24缸的柴油发动机,总功率17000马力,公路速度40千米每小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P-1000体型过于庞大,克虏伯还为这款坦克配备了6条履带,这在坦克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设计。拥有了庞大的车体后,P-1000的火力也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程度,以火炮技术闻名的克虏伯公司准备为P-1000超级坦克装上2门280毫米口径的巡洋舰舰炮,1门128毫米火炮,另有8门20毫米高射炮和2挺15毫米机枪,这样的火力强度下,P-1000几乎能够突破二战时期的绝大多数盟军阵地。

在追求火力的同时,P-1000的装甲厚度也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水平。P-1000炮塔正面装甲厚度360毫米,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20毫米,顶部装甲厚度150毫米,当时的主流坦克几乎无法击穿P-1000的装甲。反观德军的虎王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185毫米,侧面装甲厚度80毫米,顶部装甲厚度40毫米,与P-1000相差甚远。庞大的体型,强悍的火力,厚实的装甲,P-1000凭借着强悍的性能得到了"陆地巡洋舰"的称呼,希特勒也对这款武器寄予厚望,希望凭借P-1000横扫欧陆。
然而,由于技术指标定得太高,P-1000的研制过程充满困难,在P-1000之前,德国研制的坦克不超过100吨,一下子跨越到千吨级,对当时的德国科研和加工能力而言显得过于激进。但是,为了完成元首的命令,克虏伯公司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1943-1944年,随着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上的大败和西线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德国工业开始全力生产枪支、子弹、炮弹等前线急需的物资,占用大量资源的P-1000的研制工作被放弃。实际上,即使德国成功研制出P-1000超级坦克并将其送上战场,也无法发挥太大作用。首先,P-1000太重了,1000吨的重量足以压坏多数桥梁和公路,通过性能很差;其次,当时盟军已经拥有西欧的制空权,P-1000防御再厉害也顶不住盟军重磅炸弹的轰炸;最后,二战末期的德国国内资源短缺,无力制造大量P-1000超级坦克,而小批量的P-1000在战场上的作用很有限。

P-1000超级坦克的本质和纳粹德国研制的飞碟一样,被视为一种能够帮助德军快速取胜的武器,但这些武器研制难度太高,即便是以今天的技术水平也很难实现当初纳粹科学家提出的性能指标。到了战争末期,盟军开始攻入德国本土,纳粹依旧没有彻底放弃对这些武器的幻想,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纳粹不肯承认失败,妄图使用这些所谓的超级武器翻盘。( 开云霁)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