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歼20量产计划失败?涡扇10发动机数量不足,机身特殊材料太费工时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经过前期的准备,歼-20早已经做好了实战化的准备,关键就是看后续的生产能否跟得上要求。众所周知,歼-20尽管各方面性能比较优异,但是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发动机,近期就有报道指出:由于核心发动机的数量不足,因此歼-20的量产计划可能要延后。下面就来详细解释一下歼-20量产计划延后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已经提到,那就是发动机。作为战机的心脏,发动机的性能对于战机战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五代战机,为了更好地达到隐身效果与战斗力,它需要更大推力、更稳定的发动机来维持。在原计划中,歼-20应该装备的是涡扇15发动机,可是经实验发现,它并不能满足要求,于是歼-20仍旧采用涡扇10发动机。然而目前,涡扇10发动机的制造材料匮乏,因此间接造成歼-20量产计划延期。

而令人兴奋地是,目前我国的涡扇15发动机研发已经进入到03批测试测试阶段,可以说为歼-20安装我们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指日可待,到那时,量产肯定不是问题。而且成飞目前有两条歼-20的生产线,预计每年可产战机24架,除此之外,成飞又新建了生产线,如果所有生产线一起开工,那么年生产总额预计可达50台。

目前涡扇15发动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推重比不足,只能通过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简化战机结构这两种方法来提高。有数据显示,目前正在测试过程中的涡扇15发动机其推力接近16吨,推重比超过10,该指标已经超过了美国的F119发动机。试想这样的发动机安装在歼-20上,那么其性能肯定会有新的突破。因此在涡扇15发动机没有改进完成之前,量产歼-20的意义其实不大。毕竟装备新的发动机就意味着要拆除旧的,这无疑增加的生产时间与成本,与其这样,还不如放缓脚步等涡扇15发动机研发完成,这样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其实,除了发动机的问题之外,歼-20的生产还面临着一些小问题。比如说机身材料,为了保证战机性能,歼-20大部分采用的都是钛合金材料,这样能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小体积占用面积和重量。尤其是靠近发动机的部位,考虑到隔热性能和重量等因素,只能使用钛合金材料。然而钛合金框架的加工却并不容易,及其耗费工时,通常来说,其交付周期都在2-3个月。而且目前钛合金3D打印技术还有待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时,从而导致歼-20量产受阻。此外,复合材料的发展也是制约量产的因素之一。

除钛合金框架之外,复合材料的使用也占大多数,其交付周期通常为1-2个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成飞大量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方法,只为在提高速度的同时又能保证质量。

尽管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完全不用担心歼-20的量产计划会失败,它只是存在时间延迟罢了,生产工作其实一直在进行之中。歼-20生产负责人也曾表示,歼-20的生产工作并不会因为发动机等问题而停止,相反其生产工作一直在进行,而且仍旧在不断的改进之中,力求性能达到最优。而且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歼-20的生产设计一定会顺利完成,至于由改进升级而造成的时间延迟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我们也相信歼-20在升级之后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