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天价”护卫舰,单艘价格4600万人民币,仅造了3艘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近年来,我国海军可以说是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世界海军下水总吨位当中,85%归属于中国,以至于德国海军参谋长在社交媒体上感慨中国一年下水“一打”海军舰艇,都快相当于一年新造一支德国海军了。而当时间倒回30多年前,那时的中国海军却囊中羞涩,连建造排水量不超过2000吨的护卫舰都要思来想去,最直观的例子就是3艘053H2型护卫舰的建造,北约称它为“江湖Ⅲ”级护卫舰。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的前身-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刚成立时的人民海军仅有几艘内河炮舰。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人民海军还是一支实打实的近岸防御型海军,大型舰艇只有4艘“鞍山”级驱逐舰和3艘65型护卫舰,直到1970年,为配合洲际弹道导弹全射程试验,中国海军才第一次装备了051型驱逐舰这样的导弹驱逐舰,而且技术水平在全世界来说还属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随着国力的逐渐攀升,海军建设有所恢复,海军在新型舰艇发展上采取了“小步快跑”的方针,053H2型护卫舰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我们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和西方的 “蜜月期”,利用这段时间,囊中羞涩的中国造船工业从西方小规模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但最重要的显然是更先进的设计理念,1980年,海军开始053H2型护卫舰的规划论证,在053H2型的设计上第一次贯彻了全封闭、一体化作战指挥控制等西方先进海军建设理念,全舰导弹、电子战、100炮、37炮等子系统第一次被整合进一个单独的指挥情报中心内,同时采用了新型对空/海搜索雷达和大功率柴油主机,使053H2型护卫舰的综合战斗力比起当时的051型驱逐舰也不遑多让。

然而在当时053H2型护卫舰的经费却十分有限。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经费,在053H2型护卫舰的建造上,第一次采用了经济技术总承包的形式,将053H2型导弹护卫舰包给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但即使是这样,053H2型护卫舰的建造成本仍达到了4600万人民币,现在听起来这个数不算大,毕竟如今连一辆99A式主战坦克也差不多这个价钱了,但在那个时候,海军偏偏就很为难,要知道那个年代中国全年军费才不过168亿人民币,且全军基数巨大还有作战任务,能分配给海军的钱很少,也正是这个原因,看起来综合性能比较优秀的053H2型护卫舰也只建造了3艘。(利刃/月影)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