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关键时刻伽利略导航崩溃 北斗导航却恰巧发布重要消息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前沿哨所


卫星导航

据法国媒体7月12日消息称,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7月11日公告指出,世界标准时间7月11日1时开始,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不可用,服务中断,恢复时间暂时无法确定。

据悉,此次信号故障,与广播星历有关,伽利略导航系统无法更新卫星星历。而全球导航的高精度正是依赖于导航卫星星历。短时间缺失导航星历更新可能对定位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长时间就会导致定位精度发散而无法使用。

有消息指出,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情况继续恶化,伽利略导航系统的24颗卫星不断出现失联和掉线现象。


卫星导航

伽利略导航系统于2011年进行了首次卫星发射,目前在轨卫星24颗,预计在2020年完成所有的30颗卫星部署,该系统原计划在2019年具备全部导航功能,却在关键时刻崩溃了。

众所周知,近年来欧洲一直寻求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作为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对此有着重大意义,尤其在军事应用上,军舰、导弹、战机等都需要用到导航信号。欧洲并不信任美国的GPS系统,因其在提供导航服务的同时注入了“选择可用性机制”,也就是说人为限制了GPS信号的导航精度,极端情况下GPS就会成为美国打击敌方的利器。


卫星导航

有分析指出,真值伽利略导航系统具备全部导航功能的关键时刻,出现“崩溃”事故,将重挫市场对于这套新兴导航系统的信心,对其系统可靠性产生担忧,对其未来的推广和应用前景产生严重影响。

有意思是紧随着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消息的发布,我国北斗导航也于7月12日发布了一则消息。消息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数据显示,北斗导航系统在轨运行的34颗卫星,运行稳定、状态良好,正常提供高精度导航服务。

伽利略导航与北斗导航还是颇有渊源的,早期因我国对卫星导航系统方面的技术一片空白,曾投入2.3亿欧元参与欧盟伽利略导航系统研制计划,但在后期中国不仅在技术上被封锁,而且遭到不平等待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

无奈之下,我国退出伽利略导航系统研制计划,着手我国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伽利略导航系统因各国在资金问题上扯皮,一直断断续续,组网进展缓慢。而我国虽然当时在导航领域的研制经验近乎空白,但经过辛苦的攻关,反而后来居上,先于伽利略5年发射卫星升空。

关键在于,导航卫星的频谱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国际惯例是谁先发射第一颗有效运行的导航卫星,就可以拥有该卫星使用的频谱资源,我国抢先一步取得频谱资源使用权,使得伽利略陷入被动,这也是他们自作自受,如果不是他们封杀我国,可能我国还不会这么早投入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

当然,北斗导航发布运行情况信息,只不过是适逢其会,并不是针对伽利略导航系统。不管是从卫星数量还是导航精度,我们都已经没必要与他们做意气之争了。(风调雨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