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战斗中发明的“神技”曾风靡各国 现在却被打入“冷宫”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绑腿其实自古就有,古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在小腿部绑紧布条能够有效减轻腿部的酸痛,还利于长途的步行。因此绑腿不但是某些地区老百姓的日常外出装备,还被军队采用成为军中的标配。中国北方平原多,南方丘陵密布,因此绑腿在中国的南方尤为常见,在山里经常要走山路,绑腿除了能有效减轻小腿的酸痛,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古时山中林深草密,环境比现在复杂多了,因此毒蛇虫类颇多,另外尖硬、锋利的草木与山石也不少,所以腿部极易因此而受伤。许多南方山区的民族可以不穿鞋袜,但是一定会使用绑腿。


军中使用绑腿主要是能减缓士卒腿部的酸痛与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军队的战力,因而是古代乃至近代军中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军需品。为何腿部肌肉会有酸痛感呢?这主要是因为腿部在长途跋涉时因肌肉频繁伸缩造成的机械疲劳,以及肌肉中大量乳酸的累积。而使用绑腿后就能压迫血管、抑制血管的过度膨胀,而且还增加了血液的输送压力,防止血液沉积在小腿。另外,绑腿还约束了腿部肌肉的无效运动,始终保持着在垂直方向的伸缩,减少了无用功的输出,自然在长途行进中更为省力了。


但是打绑腿不是随便在小腿上缠紧就行的,如果要达到减缓酸痛的效果,就必须记住下面的小窍门:就是在脚踝附近的位置要绑紧些,越往上缠就越松。这其中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绑腿的作用就是要挤压小腿位置最低的静脉血液往回流,绑腿的正常绑法会让脚踝与小腿之间产生一个压力差,使血液能够受压并克服重力的作用,有利于血液往上回流心脏。因此以绑腿的紧张度100为标准,脚踝部的紧张度就是100,而小腿肚部分就要降到70左右,越往上就越低。


绑腿在东西方都是通用的,不过西方出现绑腿的时间稍晚,主要还是疆域太小导致西方军队没有机会长途跋涉,也就根本用不着它。到18世纪的法国拿破仑时代,一代雄主拿破仑征服四方,最远打到了俄国,随着疆域扩大了,法国军队才开始出现带扣子的裹腿布作为绑腿。后来欧洲军队开始仿效强者法军的一切,绑腿得以在西方各国流行开来,甚至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也以照抄法军为荣。


进入近代,虽然工业革命改变了运输的面貌,但是一战期间机械运输工具依然未普及,西方各国军队行军仍然要靠双腿。到了二战时期,西方机械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西方军队的兵力与后勤物资的运输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能够以车代步当然不再需要装备绑腿了。


而在东方,无论是当时的强国日本还是弱国中国,还不能放弃绑腿,原因只有一个:机械化程度低!而且绑腿对于那时的中国军队来说,作用更是重大,必要时既能做担架、攀爬工具、捆扎集束手榴弹、甚至还能用来包扎伤口。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绑腿最主要的功能已经有更方便的工具取代了,如今有种弹力袜叫做“分段压力型弹力袜”,它的作用与打绑腿一样,脚踝部弹力最紧,越往上越松。另外,科技也让现代战争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军队靠双脚急行军的方式来投放战场的时代早已过去了,要打赢战争除了军队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还要有强大而可靠的机械化保障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曾经作用巨大的单兵军需品绑腿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