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极限施压下,伊朗终于走出最危险一步

军迷圈官微
文|阿尔法军事

据环球网7月1日援引法新社消息,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公开表示,伊朗浓缩铀储量目前已经超过2015年伊核协议规定的最高储备限制——300千克。
同时,扎里夫别有深意地称,我们已经清楚地表达了正在做的事情,并将采取行动,这一行动符合伊朗核协议下的“权利”。
据悉,对于扎里夫所发布的这一消息,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予以确认。
回顾当年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欧盟代表德国,与伊朗签订这份伊朗核协议,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艰苦谈判,是近年来签订的最为来之不易的一份国际协议。这份协议的要义便是,以取消对伊朗长期以来的经济制裁,来换取伊朗弃核,即对伊朗的核研发进行控制,核原料储量保证在非武器级别范围之内。
这本来是一份极为难得的国际间核军控协议,对保障中东地区甚至全球核扩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多次喋喋不休指责奥巴马时期美国签署的这一协议是“不划算的协议”,无端指责伊朗违背了该协议。去年5月8日,特朗普终于宣布,美国正式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
按照特朗普的想法,也不是不要核协议,而是试图通过重新磋商,与伊朗签署一份更符合美国利益的新的核协议。
显然,无论是特朗普率性撕毁协议,还是谋求一份新的核协议,都充斥着赤裸裸的单边主义色彩。须知既然是协议,就应该是符合签署各方利益,而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国的利益来“定制”一份协议。
当然,特朗普执意要这么做,他的手段就是一个,即臭名昭著的“极限施压”。如今,伊外长扎里夫宣布伊朗浓缩铀储量突破了核协议的储备限制,就是在美国逐步上升的“极限施压”之下,伊朗迈出的最危险一步。
回头看看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对伊朗主要动用经济制裁与军事威吓这两招——
先说经济制裁方面。据今年4月初一份统计,在去年先后经过8月份及11月份两轮施压制裁后,伊朗石油日均产量已由正常年份的约280万桶下降到100万桶以下。
即便如此,今年5月初,特朗普仍然提出要全部取消仅剩的8个经济体对伊石油贸易的豁免权,要限制到不让一滴油输出伊朗国门。很明显,特朗普这是要彻底掐断伊朗的国计民生,抽干伊朗应对战争的财力。
6月末,特朗普竟然提出,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以及多名伊军方高级指挥官发起制裁,算是对伊朗的一次严重羞辱。
再论军事施压。也是从5月份开始,美国加紧向伊朗周边部署军力,把多艘大型军舰停驻在波斯湾,B-52轰炸机群部署到卡塔尔的空军基地,一批“爱国者”导弹系统也运至中东。进入6月份,因阿曼湾油轮遭袭与美国无人机被击落两起事件的发酵,特朗普接连批准了三次增兵计划。如最近一次就将F-22战机这款大杀器,首次派往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
在美国层层加码之下,尽管战争还没有点燃,但战争风险却一再被放大。不过伊朗并没有屈服,甚至拒绝与美国谈判。如今身在绝境的伊朗只好重拾核武研制这一招,至少已几次露出这种意向。
6月17日就有消息称,伊朗原子能组织宣布,伊朗将不再履行伊核协议中对浓缩铀和重水储量的限制,未来10天内就会将浓缩铀储量增至300公斤,将重水储量突破130吨的上限。6月28日又有伊朗一名外交官透露,如果继续对伊制裁,伊朗不排除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伊朗走到这一步相当危险,无异于在绝望之中将自己身上绑上核炸药包,以此来换取最基本的生存权。当然,特朗普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任!(作者:谷城)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