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南半球第一军工巨头: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都怪韩国和土耳其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利刃/TONE

现在的读者可能很难想到,曾几何时,全世界陆地火炮的潮流全由南非这个"小国"带领着前进:在布尔博士这个传奇人物的带领下,南非丹尼尔公司研制的GC-45型牵引式榴弹炮几乎成了后来全世界争相模仿的"唯一模板"。

除此之外,丹尼尔公司在红外近距格斗弹、中程防空导弹乃至武装直升机上均有建树,算是南半球军工企业中无出其右的领头羊——但令人意外的是,就是这个能力不输众大国军工巨头的丹尼尔公司,却在近日闹出了连员工薪资都发不出的奇闻。

图为丹尼尔公司的"拳头套装":G5牵引式榴弹炮和G6自行榴弹炮。

令人扼腕的是,丹尼尔公司乃至南非军工体系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和单纯的产品好坏关系不大——更大的原因是于两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南非丹尼尔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先后遭到了土耳其和韩国的"背信弃义"和"围追堵截",最终才不得不面临如今"推销无门",手中资金情况窘迫到连员工工资都不能足额发给的状况。

图为"石茶隼"武装直升机和"大山猫"轮式装甲车,都是南非军工在各自领域的代表作。

在千禧年之际开幕的土耳其国产武装直升机选型当中,由于土耳其设定了异常严苛的条件(必须将全套生产技术转让予土耳其),所以俄罗斯卡-52、德国-法国合作的"虎"、美国AH-1Z"蝰蛇"、AH-64D"长弓阿帕奇"等种子选手纷纷下马,一时间内杀出重围的居然只有南非丹尼尔的AH-2A"石茶隼"。

当然,南非人能够取得先机是有原因的:彼时丹尼尔已经在"石茶隼"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南非空军却只购入16架该型飞机,距离70架的"盈亏平衡线"还有很远距离。为此,转让技术来扭亏为盈就成了丹尼尔公司的唯一出路。

图为土耳其T-129武装直升机,系意大利A-129的授权生产款。

但在"石茶隼"离成功仅有一步的前夜,土耳其方面忽然间就改变了主意:以美国制裁为由,土耳其迅速和意大利奥古斯塔接上了头,最终意大利人的A-129武装直升机胜出,南非丹尼尔的"石茶隼"武装直升机生产线便以巨亏的结局黯淡离场,从此不再广为世人所知。值得玩味的是,自土耳其一役失败后丹尼尔公司的直升机业务已经沦为奥古斯塔的代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图为在印度防务展上向外推销的南非G6榴弹炮。

虽说折了武装直升机这条产品线,丹尼尔好歹还有榴弹炮这门"老手艺"在手,要挣口饭吃也不难——但在拿下南非本国、阿联酋和阿曼的共计150门自行火炮之后,韩国三星的K9自行火炮又猛地横在丹尼尔面前,成了南非人怎么都跨不过去的那道坎。

简单来说,凭借着韩国陆军超过1200门的大订单,K9自行火炮得以把价格压在一个难以置信的低水平线上,而韩国人就是靠着低成本拿下了印度、土耳其等南非榴弹炮的潜在市场,也刨断了丹尼尔公司的根基。

图为正在使用NTW-20大口径狙击枪的印度陆军士兵,丹尼尔公司眼下就靠卖些轻武器过过日子。

而更为讽刺的是,当年和丹尼尔公司就转让技术谈得无比热切的土耳其人,眼下也带着T-129武装直升机堂而皇之地登上各大航展,风头一时间完全盖过传统欧美俄等军工巨头,更远非当年的南非可比。

两相对比之下,南非人的郁闷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在单纯的武器好坏比较上南非丹尼尔并没有落败,但这军工一盘棋怎么就下输了呢?这或许就必须从更深入的层面上去寻找原因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