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你能想到的最大口径的枪是什么?巴雷特充其量算个“小字辈”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观察眼

步枪作为军队中最为常规的作战武器,种类相当繁多,根据步枪用途的不同,其口径也往往不尽相同,例如专用于反坦克的步枪简直就像小口径火炮一样。说到口径最大的步枪,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类似于巴雷特这样的狙击步枪。但实际上,口径最大的步枪还要属反坦克步枪,巴雷特在它面前完全就是个小字辈。

反坦克步枪实际上就是反器材步枪的前身,作为上世纪战场中最为常见的反坦克武器,它曾经是所有军队对抗坦克和装甲车辆最有效的手段。早期的反坦克步枪长度一般在1200至2000毫米之间,重量一般在10到60公斤左右。通常是以穿甲弹和穿甲燃烧弹作为主要弹药,其弹药出膛速度一般都在800米\秒以上,可以击穿300米范围内的坦克及装甲车辆的正面钢板,当然这指的是早期的坦克。

苏军大量整备了多种型号的反坦克步枪,有些采用适当战术后就能对抗虎式、豹式坦克,比如集中射击坦克的观察孔、潜望镜、炮管和履带等弱点,即便不能穿透这些坦克的正面装甲,也能给其造成不小的损失。从诞生之初,它与装甲车这些重兵器之间就一直是相互对抗的角色。而事实上,一些军工制造厂,如苏联时期的乌拉尔机车车辆厂甚至会一边生产装甲车,一边又不断研发相应的反坦克武器。

说起反坦克步枪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战时期。

当时,德国军队为应对来自英国的坦克部队,而特地委托毛瑟公司打造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反坦克步枪,毛瑟M1918反坦克枪就此诞生,这款口径13.2毫米的步枪全重约为18.5公斤,枪长近1.7米,从外形上来看,这几乎就是毛瑟1898式步枪的放大版。

毛瑟M1918能击穿百米外20毫米厚的钢板,但由于是匆忙赶制的产物,它的精度和各方面的性能都不是特别理想,但它在战场上的实用性却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受此影响,一些国家也开始打造反坦克步枪。考虑到不同战场的具体需求,反坦克步枪也开始走向专业化,在二战期间,苏联军队使用的PTRD-41就是一款较为专业的反坦克式步枪。

PTRD-41口径14.5毫米,全长达2米的步枪可以击穿距离500米远25毫米厚的钢板。而与其同时期的另一款反坦克步枪—PTRS也同样有着优越的性能,PTRS在结构上要比PTRD-41复杂,属于半自动步枪。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其原理制成的SKS半自动步枪正是我们常说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

而随着坦克以及装甲车辆在装甲厚度上的不断增加,反坦克步枪的更新换代面临新的挑战,在二战末期的时候,装甲的厚度已经接近100毫米,想要击穿这种程度的装甲,弹药就必须达到相应的威力,但随之而来的枪支巨大的后座力却也会对士兵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反坦克步枪也开始逐渐消失在战场上,取而代之的是威力更加巨大的反坦克火箭以及反坦克导弹,而反坦克步枪也就渐渐演变成了反器材步枪。

如今,反器材步枪的用途也变得更为广泛,除了可以用来破坏一定距离内的军事装备与军事物资外,还可以用来狙击远距离外的敌方人员。对于一些相隔距离较大同时又穿戴有防护设备的敌人来说,如果能够对其一击致命的话,就能够大大增加胜出的机率。

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在短短几天内就因为车臣国内的一些非法武装力量损失了100多辆装甲车和坦克,造成俄军队800多人死伤。为了铲除这股武装,俄军采取在远处使用反器材狙击步枪对这股武装力量进行定点清扫,最终才压制住对手。

可以说,相比于过去只用来对付坦克这样的重兵器而言,如今的反器材步枪在战场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大,作战效率也更高。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