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从10秒到61秒,08年筹建的技术在这次四川地震中立功了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铁血视角

专栏 | 时事焦点

以独特的视角跟踪、分析全球的热点新闻。铁血军事,资深自干五,带路党天然克星,军迷圈老司机,战忽局北京分舵,中华家第一民间喉舌。

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级地震,截至18日13时18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文末彩蛋)

地震还造成部分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受损,目前灾区仍有余震发生。

默哀,愿逝者安息,愿伤亡不再增加,同时救援人员也要注意安全,大家都要平安!

经过了汶川地震,在灾害面前,我们从容了许多;我们坚信,灾难面前,科技能够挽救生命。

在灾难发生的关键时刻,四川多地提前通过警报、电视和短信等方式发布预警。

其中成都市提前61秒左右收到预警,共有180个学校和110个社区启用了预警系统,为大家及时疏散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地震来临时,很多成都市民听到了响彻全市的避险提示、倒计时和警报声。

人们纷纷起来录下这一全城倒计时的时刻。

位于震中的宜宾市长宁县也拉响了警报。

除了大喇叭,很多网友家的电视上也提前出现了地震来临前的倒计时预警。

雅安市居民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出现在电视屏幕右下角的预警消息:

除此之外,还有乐山市、德阳市等多地电视台都发布了预警:

自贡市荣县直接全屏提醒:

同时,大陆地震预警网还通过包括@四川公安、@四川科技等近50个政务媒体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提示。另外,系统还绘制了烈度速报图,供政府、应急部门应急救灾决策。

据悉,地震预警系统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

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优势,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时间为20秒,伤亡减少63%。

▲ 长宁县的救灾帐篷已搭建

这一次,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预估烈度5.2度;

此外,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距震中124千米的毕节地市等也均有接收到地震预警。(泸州市预警时间18秒,自贡市预警时间为27秒)

“不要小看地震预警只有那么短短几秒到几十秒,但它能有效减少人员的死伤。"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目前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电视地震预警延伸到四川所有地震区所有13个市州,覆盖79个区县,占四川省地震区区县60%。

看到这样先进的预警系统,网友纷纷表示:

还有网友爆出了这套系统的“内幕”

搞这个系统的博士是个四川人,以前在奥地利工作做物理学研究,08年地震给了他很大震撼,然后辞职回成都搞这套系统研究,据说最困难的时候,账户上只有1.4元

虽然地震预警不是预报,而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用电波向震中周边警报。

但是,这个时间差,也足以让很多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网友纷纷要求科普推广。

为什么,要科普推广呢?因为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杠精”。最典型的就是认为这套系统对高层租户无用。

不过这些杠精很快就被网友打了脸。

“昨晚看到不少高层住户杠这套系统无用。预警的时间差不是为了让你下楼。而是让你有时间进入正确的避险姿态。越是高层越容易发生家电倾倒,灯具掉落,吊顶垮塌等情况。非震中的受灾人群里,住得越高越应该感谢这套系统给你时间保护自己。”

此外,还有网友表示:

感觉光有地震预警还不行,需要组织民众定期演练听到预警后如何躲避逃生。否则听到预警吓得无法动弹的人是很多的,甚至反而影响了本能逃生。

很快,人民日报就对预警警报做出了解读。

①倒计时中插入两声“滴滴”:说明这是具有破坏性的地震,需赶紧逃跑或寻找狭小空间躲避。

②倒计时中只插入一声“滴”:说明这是有震感而无破坏性的地震,不要惊慌,避免摔倒。

③倒计时之间无其他声音:说明这是几乎无震感的地震。听懂地震预警警报,及时应对地震。

至于高层住户怎么及时应对地震,几年前,人民网也做出了一个视频。

传统的地震避险原则,即“伏地、遮挡、手抓牢”。

在地震发生时,要钻入桌子下面,或用靠垫捂住最重要的头部,手抓牢桌子腿,避免桌子大幅度移动。桌子可以挡住四处飞溅的玻璃碎屑,甚至可以挡住在屋内滑动的大件物品,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此外,还有一个备受争议的“生命三角法”

争议的原因是,地震时地面晃动,危险物品乱飞,移动的人更容易受伤,所以与其寻找“生命三角”,还不如原地不动。

那么具体到我国的地震情况,该如何应对地震危害呢?

如果房屋抗震级别高,一般来说不会出现房顶整体坍塌的情况,那么采取传统避险原则即可。如果房屋不够结实,还是寻找“生命三角”位置躲藏是上策,因为万一是大地震来袭,降低丧命的概率才是正确的思维。

虽然一些自救方法存在争议,但是,行动了始终都比无动于衷要好得多。

“大家不要抱着”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的心态,低层管它大小,先跑再说!高层先找厕所躲一下再跑”

“地震的伦理:请不要拍摄、转发大街上没穿衣服的人!保护好自己,也别伤害身边的人。”

最后,愿伤亡人数不再上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