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攻击舰来了,垂直起降战斗机还远吗?短垂发动机早已开始研制

军迷圈官微
文|虹摄库尔斯克
对于看惯了下饺子的中国军迷来说,最近最关心的一个饺子就是在黄浦江畔建造的国产两栖攻击舰,这艘采用美式大平头的两栖攻击舰让好久没有兴奋的军迷们欢呼雀跃,这不仅仅是填补了海军两栖攻击舰这一空白,还预示着国产垂直起降战斗机即将在不久的未来亮相!
为什么说两栖攻击舰建造后就一定会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呢?毕竟很多国家的两栖攻击舰都只是直升机母舰,并未装备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啊!

图片:黄浦江畔正在建造的国产两栖攻击舰。
诸如两栖攻击舰、垂直起降战斗机这类高尖端武器装备,其研制和生产建造的时间有时候会长达十几年,因此我们不能够从现实当前的情况来推测武器装备研发的全过程。其实,就拿垂直起降战斗机来说,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有官媒透露出了些许信息。
新闻《成发与空天研究院签署风扇部件合作协议》中短短一行字:(2015年)3月20日,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就短垂项目加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推进系统项目(简称“短垂项目”)是针对提高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填补该类作战武器装备空白而进行的探索项目。

图片:“短垂”项目的官宣。
有道是只要发动机给力,板砖也能够飞上天。对于现代化战机来说,基本上都是围绕发动机来设计的,我们的航空工业过去经常患有的“心脏病”就是发动机技术不给力。对于垂直起降战斗机来说,一台强劲的引擎是整个项目最关键的环节。
中国当年用一架老式拉-11螺旋桨战斗机换回了一架英国“鹞”GR.MK3垂直起降攻击机,虽然是最早期的型号了,但是仍然对于我们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笔者认为,当海军开始对“瓦良格”号航母进行改建的时候,中国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也就由此展开了。

图片:中国的短垂战机应该是在决定改建“瓦良格”号时开始的。
作为苏联红海军的正规大型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除了搭载苏-33和米格-29K战斗机外,还预定搭载雅克-141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之所以目前两舰搭载的战机数量有限,主要是苏-33和歼-15战斗机外形尺寸太大,而安装苏联原始设计,如果全部换装雅克-141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话,这两舰的载机将达到60架左右。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推断,当我们决定重建“瓦良格”号的时候,一定是采用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通过从乌克兰获得的T-10K原型机技术复制相对容易的歼-15战斗机,另一方面是重起炉灶打造自己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而由于第二条路充满艰辛,因此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够看到实机。

图片:在航母上个起降的雅克-141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
但是,从上面中航工业的新闻报道中我们还是能够欣喜地看到,短垂战斗机的项目并没有终止,而是到了发动机风扇加工阶段了,而这是4年前的新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款新型发动机已经造好并正在进行充分的试验。
发动机问题如果能够解决,那么借鉴雅克-141战斗机技术和“鹞”式战斗机技术,再结合歼-20隐身战斗机技术,我们有理由打造一款短距/垂直起降的隐身战斗机,甚至可以与美国的F-35B一较高下。

图片:不用滑跃甲板也能够起飞的F-35B战斗机。
有军迷可能会猜测,我们的两栖攻击舰看上去没有安装滑跃甲板啊?那么会不会影响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起降呢?显然,没有滑跃甲板确实可能影响到战机的起飞,但是从另一个侧面看,也说明我们未来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能够凭借自身动力在战舰上起飞,而不用滑跃甲板。此外,从尺寸和吨位上看,我们的两栖攻击舰排水量几乎接近中型航母,平甲板的面积也足够,应该有较长的起飞跑道,对于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来说足够起飞。
不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还只是建造过程中的两栖攻击舰,说不定到下水的时候又会有更加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也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中国船舶工业加油!中国航空工业加油!

图片:军迷设想的国产两栖攻击舰。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